首页

搜索繁体

第4章 第四章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

    夜空中,一轮孤月高悬,映照着天际影影绰绰的山岚。

    小院内一片寂静,只听得隐隐约约的虫鸣。

    时云归、玉卿还有红玉站在门外,静默不语。

    “她们怎么还没有回来,难道也被妖怪抓走了不成。”院内传来老妪的声音。

    红玉看了看玉卿和时云归,推门走进了院子。

    片刻之后,寄浮生走了出来,他刚掩上门,小院内便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嚎。

    那是一个老母亲失去自己唯一的孩子之后的绝望、无助,整个世界都崩塌的声音。

    一墙之外,三个人影,静默不语,心思各异。

    寄浮生手中拎着一壶酒,自斟自酌。

    “好香,这是什么酒?”玉卿说道。

    “故人酒,喝吗?”寄浮生将酒壶递给玉卿说道。

    “来一杯!”玉卿立即说道。

    玉卿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立即双眉紧皱,面色难看:“好苦……。”

    “你也来一杯?”寄浮生对时云归说道。

    “故人酒应该和故人一起喝,可惜我不是你的故人。”时云归回答。

    寄浮生微微一笑,说道:“回头万里,故人长绝,谁共我,醉明月?”

    说话间,身后的木门吱呀一声推开,红玉从里面走了出来,

    “几位公子,小女还有一事相求,不知可否。”红玉说道。

    “何事?”时云归问。

    “我曾与好友相约,在七夕之夜,于城北的望风亭相见,现在我们阴阳两隔,就要烟消云散,我想见他最后一面。”

    “行,我们现在就送你去。”玉卿说道。

    听到玉卿的回答,红玉忽然羞涩起来。

    只听她说:“烦你们在此等我片刻。”说完便不见了踪影。

    等她再出现时,已然换了一身新衣,整理了头发,在身前别了一枝韦陀花,她站在众人面前,轻声说道:走吧!

    时云归和玉卿带着红玉来到城内,寄浮生留下来照顾悲伤欲绝的老妪。

    浓夜将退,街道上没什么行人,小贩们早已收摊回家,只剩几盏孤灯在黑夜之中随风飘摇。

    红玉有些失落的说道:“太晚了,恐怕他已经回家了。”

    “你可知他的家在哪儿?”玉卿问道。

    “不知,只知道他是布行的伙计,我常去卖些绢布,如此得以相识。”

    “放心,我们一定会帮你找到他的。”玉卿说道。

    三人来到城北,远远地就看见一位少年手里拎着一个纸灯笼,靠着柱子一脸的没落。

    “他在这儿,他还在等我。”红玉喜出望外。

    “你快去吧!”玉卿说道。

    只见红玉向望风亭飞奔而去,快到望风亭时,又放慢了脚步,整了整自己的衣服,摸了摸自己的头发,理了理身前的韦陀花,然后缓缓的向亭子走去。

    那少年忽然闻到一阵花香不禁抬起头来,和红玉四目相对,立即向红玉飞跑过来,满脸笑容的说道:“我还以为你和我开玩笑呢,还以为你不来了,你是出了什么事吗?”

    红玉看着少年,顿时眼中含泪:“答应了你的,我怎会不来呢?”

    “你看,我给你带来了什么好东西。”少年快乐的从怀中掏出一块折叠整齐的方巾,小心翼翼的一层层打开,露出一个雕刻精美的木梭。

    红玉拿着梭子,放在手中仔细欣赏起来,连连称赞道:“真好看。”

    少年羞涩的挠了挠脑袋,笑着说道:“你喜欢就好,我就怕我做的粗糙,你看不上。”

    “我喜欢,非常喜欢。”红玉一脸幸福的说道。

    “你喜欢就好,以后你就可以天天用我送你的这个梭子织布了。”少年快乐的说道。

    听到这句话,看着少年一脸的笑容,红玉一时悲伤难以自抑,低头掩面哭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