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8章 第8章

    第八章

    阿朝又道:“木头我都备好了。”

    “你哪来的?”

    “我去找鸟要,鸟带我去他表哥家林场里砍,把你给的银子都花了。”

    “鸟?”林小苗抬头,反应了两秒,才明白少年口中的鸟是在说六月梨,登时便笑了。

    他一笑,屋内的气氛倏然缓和了。

    “行吧,盖房,盖院漂漂亮亮的房。”话说开了,林小苗也不再扭捏,直接捉了少年袖口拉着人:“一起上床睡吧,地上也太凉了。”

    茅草屋外皓月当空,星河万里。屋内烛火点点,灯光下被窝中挤着俩亲密的身影,嘀嘀咕咕说着话。

    “院子里最好正中有一个菜园,种棵杏树。”林小苗回忆着童年时姥姥家的旧院子,道:“菜园旁修个小池塘养几条鱼,没事干就钓着玩,哈哈哈。”

    阿朝被脑海中一只小猫咪翘着二郎腿钓鱼的画面逗笑了,问道:“还有呢?”

    “差不多吧,你看嘛,怎么合适怎么来。”林小苗动了动压麻的右腿。

    少年将他双脚按在自己温热的腹部上焐,他有点不好意思,但又实在舒服,右半边身子压麻了也舍不得移开。

    “咱们现在干脆画下来吧。”林小苗拿了记账的笔记本和一截2b铅笔,和少年凑在一起勾画憧憬中的家。

    画完房子,两人又说起了开荒种田的事,及至深夜,才阖眼入眠。

    第二日清晨,阿朝早起做完早饭,挑了块巴掌大的好木头,给林小苗做了个小巧简易的梳毛刷。

    “梳着真舒服,以后再也不用再也不用自己舔毛了。”林小苗尚在被窝中就被人伺候了一番,又吃到了最爱的焦边煎蛋,心情大好。

    他与阿朝正研究昨夜画的图纸,屋外传来了熟悉的鸟叫。六月梨带人将阿朝备的木头,从林场里全运过来了。

    他领着衣着整洁的一老一少,踏进篱笆门来便喊道:“小喵,快来快来,给你介绍位长辈。”

    林小苗趿拉着鞋出屋来,六月梨侧身让出身后驼背的白胡老者,道:“陈叔,我家以前的管家,去年因病还乡,现就住在脚河对岸的村子里,可是我们这一带有名的盖房匠人。”

    林小苗感激地看了他一眼,连忙整装上前,恭敬地朝老人弯腰拱手作揖,报上自己姓名。

    陈叔眯着眼盯着他瞅了会儿,捋着雪白胡须问道:“什么苗?”

    “林小苗。”

    “林什么?”

    林小苗:“……”这话似乎有点熟悉。

    六月梨指着耳朵,示意他陈叔耳背。

    于是他清清嗓子,大声道:“林小苗!”

    陈叔一手拢在耳边做喇叭状:“林什么苗?”

    “林小苗!小苗!”

    “哦~”陈叔长长哦了声,“李公子好。”

    六月梨:“哈哈哈哈哈哈哈。”

    林小苗:“……”

    他抬手抹了把额上细汗,凑过去跟六月梨嘀咕道:“你这不是搞我嘛,老人家耳朵背成这样了,还怎么交流?”

    “别怕,有小陈沟通呢。”六月梨揽过老人身后的少年,“你家小子和这个岁数差不多,好沟通的。”

    阿朝把梳下来的猫毛团成小球收起来,拿了画的草图提步迎出院来。

    不一会儿,三人便达成一致,开始动工了。

    林小苗看着与陈家爷孙沟通相当轻松的少年,百思不得其解:“也是神奇了。”

    他拉过六月梨:“干脆你再帮我一个忙。你回村里帮我跟杨长老借几本书,类似于半拂山地理志,或者记录这一带风土人情的。”

    杨长老早些年游历四方,收藏了不少书,前些日子林小苗送年礼时看见过那几个黑色的大书架子,心动不已。当时想借书没好意思开口,现下却是不得不开口了。

    六月梨爽快点头,第二天午时,便拉了满满一架子车,五十多本书,来到了篱笆门前。

    “你那些烟渣没白送。”他抹了额上的汗,接过茶水,“杨长老说让你好好干,有什么需要的就去找他,别不好意思。”

    “杨长老是个好人。”林小苗喜不自胜,拿了本最上面的打开,映入眼帘三个大字:“春情记。”

    他眉心一跳,继续往后翻。一幅幅不可描述的图画呈现于泛黄的纸张之上。他原本看小电影都脸不红心不跳,但此刻却霎时红了脸。

    “这这这、怎么还有这种书?!”

    六月梨扫了眼他手中的书,嘿嘿一笑,“上面那两本我的私藏,拿了给你解闷的,你一个单身老汉,用得上。”

    林小苗:“……”

    “咸吃萝卜淡操心。”他将上面两本书揣进怀里,鬼使神差瞄了眼远处锯木头的少年。

    如此,阿朝与陈叔爷孙在院中盖房子,他便窝在茅草屋中或是檐下看书。

    这日,天还乌青,林小苗难得早起,点了油灯,裹着被子趴在床头,将《千丘物志》与《南国地记》,一左一右摊开,拿了纸笔,一边对比着看一边做笔记。

    他翻遍那五十本书,才挑出了这两本记载最全面的。

    但书中内容皆由文言文所著,林小苗倾尽高中所学知识,将有用的资料翻译过来记下。如此读了整整半个月,才终于总结出了以下三条有用信息。

    原来西南峰上面那庞大的树木群多为桤木,别名又叫水冬瓜树。此树的特点便是根系发达,蓄水能力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