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81章 第一次打成平手

    李微熹两辈子里,没少听到“随便花”“随便买”这种话——不管是李薇珑还是梅阳,甚至这一世的江寒松和周彩玉,都是这么对她的。

    今天裴勋送她的胸针,大概也有几分这个意思。

    但“少赚点”还是第一次听说。

    “哥哥,哪有人赚钱是要少赚的!”她盯他,笑得眼睛弯弯,然后情不自禁抬手,捏了捏裴勋的脸颊。

    年轻男孩子的皮肤,不是很差,就是很好。裴勋的脸显然属于后者。

    他皮肤干净光滑,可是,哪怕仔细刮过胡须之后,皮肤下还依稀躲着些极短的小胡渣儿,看不到,但能摸到,指腹上麻酥酥的。

    且她捏上去的时候,他正在微笑——这一把捏得很扎实,手感好到李微熹突袭成功之后,还意犹未尽地又捏了捏,并且不打算把小爪子挪开。

    裴勋眨眨眼:“手感好么?”

    她点头。

    “举着胳膊不累吗?”

    “都怪哥哥太高了。”

    裴勋一手捂着她的手,一边低下了头:“这样是不是好一点?”

    ——就算这次捏捏,最终以“感到被宠爱所以很开心于是亲了他一下”作为结局,可她还是觉得,裴勋的脸捏起来,显然比亲上去更有趣。

    连裴勋到她家来陪她学习时,她都时不时偷偷打量他一眼。

    得找个机会,再捏一下。

    但看着他埋首读书眉头微皱的样子,她又不太好打扰他——大家都觉得,都考上大学了,学习上差不多可以放松些了,但并不一定是这样的。

    至少在考上足够好的大学之后,就算学校不按头叫你学,你也会情不自禁地多学点儿。

    裴勋的成绩,在t大的学生里不算挑尖的,但又不想过被人瞧不起的学渣生活,那当然是得拼一拼。

    她只好垂下眼睛接着翻自己的书,殊不知裴勋也时不时瞄她一眼。

    自从她把五年内的竞赛题都刷了一遍之后,李微熹已经有点儿迷茫了。她实在不知道还有什么东西等她去学去掌握——她虽然还是考不过崔澄,但已经有点儿“无敌是多么寂寞”的感觉了。

    所有的题目她都会,然后呢?

    然后还是会在算错或者粗心上丢一点分,外加语文和英语的作文,终究也不大可能拿到满分。

    但崔澄会在这些细节上超过她,期末考试前最后一次月考,他就比她高出05分,可05也是高啊。

    那会儿,崔澄还特意来祝贺她,顺便和她交流了一下化学最后一道大题的简便思路。

    如果不是因为他还时不时瞄她身边的齐妙一眼的话,李微熹几乎都要相信他是真的来讨论学习了。

    呵,小男生。沉迷追求姑娘的话,迟早有一天会后悔哦。

    倒不是说早恋就会导致成绩下降,实在是因为,人一般都只有一次机会度过这一生——早恋的你,将永远无法排除“如果不早恋我可以考全省状元”的可能性。

    而这个假设放在崔澄身上,就更有趣了。因为李微熹知道,他在原本的世界里,本来就是省理科状元。

    崔澄啊,连裴勋都没考过他的崔澄。按后来几年流行的说法,他是已经接近学神的人物,那学神会因为喜欢一个女孩子,成为凡间的学霸吗?她李微熹又能趁此机会,考过崔澄吗?

    这个小小的挑战,已经成了支撑她努力学习的唯一动力了。

    上辈子的裴勋好像说过,说她太好强也太好胜了,容易累着自己,女孩子嘛,还是要适当疼惜一下自己的。她不认可这个结论,但她得承认,裴勋对她的本质,认得很清楚。

    她就是好强好胜。

    在没有想过要跟崔澄比一比成绩的时候,她只想跟郑雪梅比赛谁更能管好启峦,想跟魏剑波比一比谁的落子最长远——可裴勋跟她说,让她超过崔澄,让她替他报仇雪耻来着。

    那就只好对不起崔澄了,为了干掉你,哪怕是看得都快背诵全文的现代文阅读,我也可以再刷两三遍。

    说起来,她期末考试考得还挺丝滑,不知道和崔澄比,差多少?

    她正想着,手机突然响起来,是齐妙。

    齐妙身为英语课代表,而英语老师正好是班主任,总是第一个知道成绩消息的。不知为什么,李微熹现在就确定,齐妙是来跟她分享期末考成绩的。

    “妙妙?”

    “熹熹!”齐妙现在已经不叫她“乖乖”了,大声喊她名字,激动得很,“我考到第五名啦!”

    “第五名啊!”李微熹愣了一愣,在一中,如果能直到高考都稳定在十名之前的话,总是top10有份了,难怪齐妙这么开心——她上一次月考,还是第十一名呢。差了一点儿,进不了前十,沮丧了好久。

    说起来,那次崔澄故意来找李微熹恭喜她进步,也谦虚了几句“05分而已,下次就不一定了”,还聊那道大题——这些,统统都是故意说给齐妙听。

    崔澄大概是从老师那儿偷偷瞄到了齐妙的试卷,看到她那道大题涂得一塌糊涂,最后还没得出结果,所以借机讲给她听。

    他们俩在这里讨论得热火朝天,齐妙虽然没有抬头,但小耳朵可是支棱起来了。

    等崔澄走了,过了一会儿,她就突然找李微熹:“熹熹,你看这样做对不对?”

    做的正是刚才他们讲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