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3章 聊平王说家事

    自那日,良音在马车上敲打过良杳后,良杳便安生了许多,没再跑到良音跟前儿自讨没趣。这小半个月里,良音在学堂里就安分的念书,回到家就写写先生布置的文章,休息时便同知安在一处玩投壶、猜字,生活过得十分惬意。

    美中不足的是《谏帝万言书》还没抄完——阿菱不会写字、青萝不会模仿,良音又不能叫旁人知道这事,所以抄书的活计没人能分担……

    良音实在是觉得自己同这《谏帝万言书》有孽缘。记得年幼时,自己刚学会读文章,姥姥就拿了这篇谏书给自己读。那时姥姥一边读,一边逐字逐句地讲解,最后问自己有什么感想。文章对年幼的自己实在太长,自己已经是听得昏昏欲睡,良音诚实地说出感想:“大臣们知道皇帝有这么多毛病,还把谏书写得这么长,皇帝恐怕刚拿起来就扔到一旁了”。

    良音的姥姥先是愣住了,又批评良音“孺子不可教”,罚良音将文章抄上两遍。良音那时年纪小,足足花了五日才抄完……没想到,几年过去又来遭这文章的罪了……

    这不,这些天抄文章抄得屋里的宣纸都用光了。

    明日正逢十五休沐,今日学堂的课只需上半日,良音提前约了知安一同去蓉珍楼吃酒,再去宝华斋买些纸墨。

    齐家的马车要送其他的兄弟姐妹回府,良音把书箱交给良晋让她帮忙拿回齐府,自己则带着阿菱和知安一起坐秦家的马车出门。

    “没想到良音如此好学,才听几日课,纸竟用完了。”上了马车,知安向良音打趣。

    “哈哈,姑且算是吧。”怕被追问原因,良音没有告诉知安自己帮平王抄书的事情,只好厚着脸皮认下这个好学的“虚名”。

    “说起来,平王殿下去了丁舍,你与他没有发生什么争执吧?”知安突然问道。

    “平王殿下来了不过三日就告了病,我与他没机会发生什么争执。”良音对平王其实有许多好奇的事,平常不好开口打探。这次知安先提起了,良音决意趁机打听一番:“平王殿下脾气不好吗?他为何总是披散着头发?”

    “也不是脾气不好。平王殿下身份高贵,又自小受老平王和圣上的宠爱,被养出了随心所欲的性子,有些喜怒无常的意思。你初来京城不知道平王殿下的脾气秉性,若是不小心冲撞了他,恐怕会惹上麻烦。”知安解释道,“至于披散头发……平王殿下小时候也是束冠的,大些就不束了,圣上也允许他就这样入宫,所以京中都对此见怪不怪。”

    “平王殿下喜怒无常吗?应该只是性情散漫吧。”与平王接触的两次,良音平心而论,对方算是好说话的。

    良音对平王为何会被赶回学堂读书很好奇:“……倒是平王殿下为何会到你家学堂来?”

    “听祖父说,圣上要给平王殿下派差事,平王殿下称病推脱了,结果却叫御史台的人碰到他在外头领着人玩斗鸡。圣上听说后,把平王殿下叫进御书房发了一通火,罚他重回学堂修身养性一阵子。”

    “为何不去宫里读?圣上不是向来对自己这个亲侄子爱护有加,让他和皇子们一起在宫里读书不是更好看管?”如果平王去的是宫里,良音也就惹不上这个抄文章的麻烦了。

    “自然是平王殿下不愿去宫里……”

    车夫的动静打断了二人的谈话:“大姑娘,蓉珍楼到了。”

    两人下了马车,没有继续聊平王,只径直进了酒楼。当下正是用饭的时辰,蓉珍楼已经被客人们填得满满当当,幸而良音早上出门的时候就差青萝提前到蓉珍楼预定位置和菜品。

    良音和知安被店里的小二带去楼上的雅间,两人坐下一边喝茶一边等上菜,中间穿插着聊些零零碎碎的琐事。知安热心地给良音介绍京中哪家店铺的首饰样式好,哪家店铺的布料品种多……

    说话间,菜上了桌。云梅和阿菱为两个姑娘擦净了碗筷,就自行坐到一旁的小桌用饭。

    良音和知安两人则继续边吃边聊。

    “待会儿去过宝华斋,我们还可以到别处逛逛!上回去沈府,齐家的姐妹都给我送过东西,我正好买些首饰衣裳给她们,作为回礼。”她们这硬凑起来的姐妹之间也没有什么深情厚谊,良音不想欠她们人情了,尤其是良杳的人情。

    “对了,在学堂怎么没见到你的妹妹?”提起姐妹,良音想起在沈府的时候知安说她有位妹妹。可是良音来秦家上学的这些日子,并没有见到其他的秦家姑娘。

    知安停住手里的筷子,叹了口气:“她还在禁足。从沈府回来没两日她又将我拦住吵闹,云梅一时嘴快,把她在湖心亭里推我的事嚷了出来。叫家中的下人们都听着了,也就传到了母亲那里,母亲气得要将她送回老宅,是祖母拦着才改成禁足三个月。”

    “你们是亲姐妹吗?”良音夹起一片鱼肉放进嘴里,随口问道。

    “不是。”

    “啊?”良音记得秦府只有一位大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