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七十章 正言

    秦易抿了抿唇,缓缓说道:“小子素来敬仰韩公,若是能认韩公为父,正如明光兄所言,那是小子天大的福分。

只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父虽然已经去世,可父亲给予我的姓氏,却万万不能更改。否则,便是不孝,小子万万不可答应。”

胡老听了后,嘴角偷偷弯了起来。秦易的这个理由几乎是绝杀,没有任何人能够反驳。

韩熙载难道可以让秦易枉顾亲族,抛弃姓氏吗?又或者他愿意秦易不更改姓氏,做他的义子?

完全都不可能啊!除非今日的太阳是从西边升起来的!

古时的认义父与后世不同,后代认义父,认七八九个都无妨,那些想攀高枝的小娘子们只要抛弃了脸皮,想认几个干爹都没事。

可古时不一样,你认了义父,那就必须真真正正把他当做父亲,一点儿马虎都不能有。

你的义父也会真真正正地把你视作儿子,不含任何的虚假。

而且你还要改成干爹的姓氏,甚至有可能会进入干爹的族谱。

在五代十国这个混乱的时代,认义子的事情其实非常普遍,且非常寻常。

就说我们一直津津乐道的周世宗柴荣吧,他本是后周郭威的义子,因为郭威的子嗣全被杀害,郭威就把他当做了亲儿子,连皇位都传给了他。

那个时候,柴荣的名字就是叫郭荣。

然而赵匡胤瞅准了这点,想要迫使人们认为柴荣继承的皇位没有合法性,在欺凌了柴荣的孤儿寡母夺得皇位后,又把柴荣的姓氏改回了原来的姓氏。

再说南唐烈祖李昪吧,他是南唐的开国皇帝。但他本来却是名为“徐知诰”,因为他原是吴国(南唐前身)权臣徐温的义子。

他之所以能够从“徐知诰”改名为“李昪”,还是因为他做了皇帝,认回了原来的老祖宗——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要不然他一辈子就只能是徐知诰。

秦易若真的认了韩熙载为义父,那他以后也就不是秦易,而是韩易,又或者是其它的什么名字。

虽说只是改个名字什么的,秦易并不在乎,可这却关乎另一件大事——继承秦家。

秦易是如何被屈辱地赶出秦家的,还有秦老太爷那张满怀关切期待的脸,秦易是一刻也不敢忘啊!

倘若秦易当真改了姓,别说秦家绝对回不去了,就连如今的得月楼都不一定能名正言顺成为他的,后患无穷。

韩熙载听了秦易的话,不禁为难起来,他见秦易如此孝顺父亲,本是欣慰无比的。可如果那样的话,他岂不是不能收秦易为义子了?

韩熙载皱紧了眉,面色不悦。

他是真的看重秦易,他自然可以用金钱美女权势等物来收买秦易,可今日他用这些东西收买了秦易,他日未必就没人也用这些东西收买秦易。

能用这些身外之物换来的感情,他并不稀罕。他想要用以拴住秦易的,是亲情的羁绊。

秦易叹了口气,就在他以为韩熙载要放弃的时候,却不料韩熙载忽得说道:“你能如此孝敬汝父,想必亦能如此孝敬老夫。

也罢,老夫便准你不更改姓氏,亦不必入我韩家族谱,你仍然可以用你原来的姓名,如此可好?”

秦易倒吸了一口冷气,他万万想不到,在这一点上,韩熙载竟然会为自己退那么大的一步!

这已经不是简单地看重自己了,他是真的全心全意地为自己考虑!

秦易几乎想要纳头便拜了,他仿佛看到的不是韩熙载,而是水泊梁山的宋公明哥哥!

韩熙载见秦易动容,面上带有喜色:“既然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你快快说出你的第二个理由吧。”

胡老一下子紧张起来,第一个理由那般无解,韩熙载都肯让步,那他还有什么不愿意让步的?

胡老脸色怅然,他觉得,这这个从西边升起太阳的世界,不待也罢!

秦易瞄了胡老一眼,悠悠说道:“第二个理由,便是我师胡老。”

胡老一下子愣住,他看了看秦易,又看了看韩熙载,不知道为什么和他有关。

只听秦易道:“自古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如今胡老是我的老师,他便是我的父亲,若是没得到胡老的认可,我是万万不能认韩公为父的!”

胡老一听此言,头脑顿时一震,两行老泪夺眶而出。

他是怎么也没想到,秦易竟然这般尊重敬爱他。

胡老又不是傻子,秦易愿意做他的徒弟,他当然知道是为什么,也知道里面是有不小水分的。

秦易就算事后反悔,他也没地方说理去。

可是,秦易却对他这个老师完全没有一丝的不尊敬,还对他多有敬重,这种大事都想着他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