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7章 家国情

    谈景琛没想到事情办的比相像中还要顺利。

    崔佑成居然派人亲自押货!

    这其实正是他所期望的。

    有崔佑成亲信跟着,这批军火,运到前线的可能性,就有百分之九十九。

    而且,运费还不用他一家担着,崔佑成说了,五五开。

    事情讲好之后,谈景琛便起身告辞。

    “崔公子深明大义,这份护国情怀,令我十分敬佩。这次合作如果顺利,我相信,以后仰仗崔公子的地方,还有很多。”

    谈景琛笑起来的样子,真就是一个字:蚀心!

    崔佑成不由一怔。

    “呵呵。哪里。谈爷一介经商之民,还有如此家国情怀,我辈岂能落后。”

    “应该说,谈爷渠道广泛,黑白通吃,以后一些紧俏物资,可能还要有劳谈爷周旋。”

    崔佑成也缓缓站了起来。

    谈爷既然打出了长久牌,那他崔佑成,也就觉得正合此意。

    二人此刻心中纵有惺惺相惜之心,但表面上,却还是尽力维护着各自的气场。

    “没问题。只要崔公子开口,谈爷我一定鞍前马后,万死不辞。”

    谈景琛慷慨激昂。

    崔佑成笑了。

    谈爷就是谈爷,除了智商过人,还好吹牛皮。

    要谈爷为他崔佑成鞍前马后,那岂不是驱海赶山般的神话!这,可能么!

    但是崔佑成表面上,却还要为谈爷这锵铿之声,喝一声彩。

    “幸甚!幸甚!谈爷既然来了这里,何不多坐一会,怎么就要急匆匆走呢。”

    崔佑成挽留着,也不知是挽留,还是假意过让。

    “哦,该说的已经说完,崔公子公务繁忙,我就不再打扰了。崔公子,景琛告辞!”

    谈景琛一面说,一面戴上手套,正准备离开,一转身,吴彩凤那一张黑白像,蓦然又闯进眼帘。

    他闭了闭眼。

    崔佑成也收敛了笑意。

    “唉,有缘无份。我与吴彩凤,缘份就那么长,两个月都不到。后天就是吴彩凤百日祭,等忙完这两天,我去她坟上上柱香,告慰一下她那不甘不愿的灵魂。”

    崔佑成深深叹气。

    “我是该感谢你谈爷呢,还是该恨你?如果当初不是你竭力保媒,让吴彩凤嫁给我,或许,吴彩凤就不会死在日本人手里,我崔某人,也不会一夜之间,就从单身贵族,变成了再婚人士。”

    崔佑成苦笑。

    谈爷扬扬眉。

    一副莫测高深的样子。

    “当初崔公子立志要娶吴彩凤,恐怕是看上了山寨实力吧。崔公子是个有谋略有远见的非一般人,岂能被我左右。”

    谈景琛根本不相信,崔佑成当初一口答应和吴彩凤结为伉俪,是受了他的诱惑。

    崔佑成沉默半秒,也没有反驳。

    “他的家人安顿好了么?”

    “安顿好了。”崔佑成道:

    “吴彩凤家人,就是我的家人,我不会扔下他们不管。虽然他们认为,是我克死了吴彩凤。”

    崔佑成苦笑摇头。

    “那就好。逝者已去,不可逆转。崔公子,保重。这批货明天就到达北平,到时候,我会派人和崔公子取得联系。”

    “好,一言为定。”

    谈景琛出了崔府,便开着车,直接回到了谈家大院。

    谈家全体迁徒上海,留着这么大一处院子,没有人打理,恐怕没多久,就会荒芜了。

    谈景琛便找了一对夫妇,留作看门人。

    谈景琛这样做,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这只是为了掩人耳目。

    这一对夫妇,其实也不是一家人,只是两个抗日积极分子。

    他们最初认识谈景琛,也是从谈景琛这儿买过百十把机枪,由此成了熟人。

    他们是运送药物枪支的中间联络员,同时也承担着文家堡的秘密抗日活动。

    文家堡如今被日本人定点成重点捐粮区,日本人隔山差五的,就去文家堡搜刮民财,弄的文家堡男女老少,人心惶惶。

    “古先生,古太太,在这儿,过的习惯么?”

    谈景琛将车开进院子,古先生和古太太迎了出来。

    “谈先生。”古先生上前打招呼。

    “这儿挺好,一般没有人来打扰。”

    古太太也说。

    “前几天送来的那批货,分发出去了么?”

    谈景琛一边说,一边跟着古先生和古太太,向后院一个库房走去。

    自从谈景琛带着一家老小离开北平,去了上海之后,谈家大院,便成了盘尼西林药品秘密存放地。

    “分发出去五分之一,再有两天,就差不多分派到各个抗日分站了。”

    古先生说。

    谈景琛打开库房,看了一遍,见还有十箱盘尼西林,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