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7章 15、新学徒

    曲厂长没有时间,张红代表曲项的家长被请到学校,面红耳赤地坐在班主任老师的跟前。

    班主任老师一手捂心口,一手掂着曲项的卷子,“古诗默写是送分题啊。大纲里要求统共三十首古诗,别的再不会这几首古诗应该也背下来了。你看看,你看看曲项默的是什么。”

    张红接过曲项的卷子,“45分。再努力一把,还是可以及格的。”

    班主任老师捂脸:“满分150分。”另一只手戳曲项的古诗默写。

    张红拜读了一下,只见上面写的是:

    好雨知时节,(该下就得下)。

    随风潜入夜,(淋湿一大片)。

    再往下也是一首令人折服的佳作。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鹅飞上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伯一只大翻船)。

    张红脸抽了一下。

    “你跟我说这孩子有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我理解。但是注意力再不集中,答题也不至于答成这个样!”班主任老师拍桌,“这个不是智商问题,是态度问题!请你回去转告曲项家长,教育,需要学校和家庭的互相配合。光靠老师上课讲讲是没有用的!老师再讲,讲得再苦口婆心,这只耳朵进那只耳朵出,有屁个用?一定要家长重视起来,一起帮助孩子成长……”

    张红充分理解班主任老师的苦衷。

    可是,曲厂长又去省城找工业厅的领导了。

    张红给曲厂长打电话,转达了班主任老师的意思;又表示自己有一套注意力训练方案,但需要曲厂长配合。

    周六一早,曲厂长在电话里开家庭会议,把曲项,还有家里的司机警卫保姆全都叫齐。

    “这个礼拜六礼拜天,你们全部要听张红老师的话!曲项,你,没有老师允许不许离开家门一步!小胡小周你们都听着!没有张红老师同意,不许带曲项出门!张老师你把家里的电视机录像机的电源全部拔掉!没有张红老师同意,不许看电视,不许玩游戏,听到没有!”

    曲项耷拉着眼皮,“嗯。”“哦。”“好。”“听到了。”

    一挂电话,张红立即行动起来:拿走游戏机,关掉电视机,所有可能干扰学习的东西,全都让阿姨收起。

    张红板起脸,“今天要背完十首古诗,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全部做完。不做完,不能玩。”

    但是一个大龄多动症患儿,怎么可能照张老师的意思,乖乖在书桌前坐上一整天呢?

    曲项一会说要喝水,一会说要上厕所;翻两页书,居然又叠起千纸鹤;背两行诗,忽然心血来潮,收拾起佰图卡。

    “我这个汽车系列,已经有七十多张了。当初差不多把爸爸厂里每个烟鬼的烟盒都翻了一遍,我可难了。有的卡东宁没的卖,我还让爸爸特地去省城找。唉,还是凑不齐一百张。”

    张红跟曲项处久了,知道要她学习,只能哄着。于是哄她:“我可以问问我男朋友。”

    “你男朋友抽烟?”

    “他不抽,但是他的朋友总有抽的。你赶紧背诗。背完了,我就帮你去问。保证帮你问到。”

    “好啊,那你不许骗人。”曲项把屁股挪回书桌前,果然乖乖看起书来。

    张红把语文书翻到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开始她的注意力训练方案,“记忆的方法有很多,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就是联想。那比如说陶渊明的这首诗,确实比较长,我们怎么去记住它呢?就是要把诗人笔下的情境,与自己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你有没有去过农村?有没有见过鸟儿在树林中飞,鱼儿在水里游?那么就可以把你见过的情景,跟陶渊明的诗联系起来……”

    曲项狂打哈欠。

    “我说的意思,你听懂了吗?”

    “懂了。”

    “那你说给我听听,你见过的景物,有没有什么可以跟这首诗联系起来。”

    “有哇——张老师,你会不会画鸡啊?”

    “呃,什么鸡?”

    “还能有什么鸡。”

    张红纳闷她怎么会突然想到鸡,扫一眼课本。《归园田居》里有两句: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张红点头,“嗯,对,这是很好的联想。想象鸡在桑树上……”

    曲项说:“我画个鸡给你看看啊。”

    张红忙说:“那倒不用……”

    “我教你画啊。画完这首诗你就背下来了。超好记的。”曲项已经拖过语文书,在陶渊明身边画了起来。

    “今天星期二。”

    画了一个大肚子的2。

    “我考试考了0分。”

    在2的勾勾里画了个小眼睛。

    “爸爸打我三下。”

    在2的大肚子里画了三根小棒。

    “我翘着嘴巴跑到奶奶家。”

    在眼睛旁边画了个尖尖的鸡嘴巴,然后一路把笔尖从2的头拖到2的尾。

    “奶奶给我两根鸡爪。”

    在2的肚子底下画了两根鸡爪。

    “怎么样,记住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