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62、听墙角

    “我叫匡国美!你记起来了吧!”匡国美盯着姜琳。

    匡国美?

    姜琳仔细打量对方,别说,还真是国字脸,方下巴宽肩膀,如果不是烫了个卷发,会显得方方正正的。

    匡国美得意地瞅着她,“你记得了吧。”

    姜琳:“不记得。”

    匡国美怒了,“姜琳,你别在这里装模作样啊,我不信你不记得。当年卞海涛不要你,你不是哭哭啼啼要死要活,丢人!”

    卞海涛?

    姜琳想起来了,“哦,你是校主任家的闺女啊。”

    说匡国美她不知道,但是校主任家闺女,嫁给卞海涛,两人走关系当兵,这事儿她知道。

    姜琳看她一副你少惦记我那优秀男人的表情,一阵恶寒。

    匡国美:“我不知道你们用了什么手段走后门进来的,不过我警告你,离卞海涛远点。他早就不要你,现在更……”

    “你闭嘴!”姜琳打断她,“你说有那么多嫩豆腐你不吃,你非要捡豆腐渣。你是不是觉得捡来的豆腐渣喷香得不行?”

    匡国美愣了一下,一下子没接住姜琳的梗。

    姜琳却不给她回味的机会,继续连珠炮,“就他那样的德性,为了攀高枝抛弃结婚对象,把你当踏板踩,你是不是觉得被他踩得还挺光荣?我不怕告诉你,他能为了留城背叛我和你在一起,也能为了升官发财背叛你和别人在一起。你就是一块踏板,他是堆豆腐渣,你们都没什么好显摆的啊。哪里凉快去哪里,别来膈应我。”

    匡国美本来还想来刺刺姜琳,羞辱一下找点优越感,哪里知道被姜琳一通抢白,顿时脸色很难看。

    因为姜琳说得太对了,卞海涛根本就不把她当回事。

    刚结婚那会儿,为了敷衍她还会哄她,后来到了部队离家远,她爸爸使不上太大力气,他越来越不把她当回事。

    以前她还和他闹,说话刺他,指责他想着姜琳,一开始他说什么结婚、下乡两人没有任何瓜葛之类的话。后来她爸爸的影响越来越小,他就越来越嚣张,尤其升职以后甚至说出只要姜琳愿意,他会把她从乡下接出来养一辈子的话。

    她之前还闹,后来根本不敢闹,因为她怕卞海涛和她离婚!

    姜琳看她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的,以为她要发飙,便道:“我根本就不记得你,是你先来找茬的。”

    匡国美恨她恨得要命,因为她是自己丈夫的初恋,丈夫一直惦记她。更可恨的是她和别的小狐狸精不一样,那些他只是撩骚并不放在心上。现在自己上门来羞辱,人家居然说不认识自己,这岂不是最大的羞辱?

    大宝小宝一直在旁边乖巧地坐着喝甜水小声说话,这会儿见姜琳不说话,那个四方女人一副要吃人的样子。大宝突然发脾气,“你们干嘛总来找我妈妈?我妈妈根本不想理你们!”

    他突然就把手里的碗朝着匡国美砸过去,匡国美躲闪不及被砸中,她尖叫一声,那碗掉在泥地上,骨碌一下,居然没摔破。

    姜琳也被惊了一下,往常大宝虽然有点严肃,其实脾气很好,对人有礼貌,乖乖的不调皮不捣蛋,今儿怎么突然就发这样的脾气?

    匡国美回过神来,立刻跺脚骂道:“乡下来的野孩子怎么这么没教养?”

    大宝一下子冲过去,一拳就朝着匡国美肚子捣过去,“滚,别再来找我妈!”

    匡国美赶紧后退躲开,见大宝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一脸愤怒,双眼要喷火一样仇视着她,她竟然忘记继续纠缠,恨恨地转身走了。

    大宝对着她的背影发狠,“再来欺负我娘,打死你!”

    小宝立刻跑出去把碗捡回来,宝贝地看了看,对大宝道:“大宝,你怎么肥事啦?扔我们的碗!”

    大宝似乎也知道错了,低着头不说话,却梗着脖子不肯认错。

    姜琳一时间有点怔,她没有教育孩子的经验,从前俩孩子都很乖,就算有点调皮也不过火,所以她根本没遇到这样的情况。

    她犹豫了一下,问大宝:“大宝,你怎么突然打人?”

    大宝:“我早就想打!”

    打程如海、打刘红花、打孟依依、打卞海涛、打所有想欺负他们的混蛋,打所有想撺掇她离开的混蛋!

    姜琳:“……”

    小宝拉拉他的手,“大宝,生气也不能打人啦,老师说打人是不对的。”

    大宝:我就想打,我就想打,我就想打死他们!

    姜琳笑了笑,上前胡撸了一下大宝的头,“干嘛那么生气?做人首先不能生气。打人这事儿吧,你得先看,自己能不能打过人家,要是打不过那不是吃亏?”

    大宝:吃亏也打!

    姜琳:“娘有时候控制不住也要打坏人,大宝是个好孩子,不会打无辜的人对吧。”

    大宝点点头:“当然不会。”

    “那就没问题,不过打敌人也得保护自己。”

    大宝本来以为她会批评自己,都做好被罚站或者打屁股的准备,谁知道妈妈居然不批评他。他反而有些不好意思,对姜琳道:“妈妈,你不处罚我吗?”

    姜琳:“为什么要罚你?如果你无缘无故打人家,那妈妈要罚你。今天那个婆娘自己欠打,妈妈不罚你。不过,妈妈还是要强调,打人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要动脑瓜。”

    虽然她打刘红花打魏琼芳,觉得打人挺解决问题,至少让他们不敢惹她。不过她当然不能这样教小孩子啊!

    大宝可不懂什么道理,小孩子本来就冲动、有脾气,就算大人讲了也不理解、记不住,在他自己领悟之前,大人的道理只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

    反正,那个坏男人要是再来找他妈妈,他就打!

    打不过也打!

    姜琳以为大宝已经听进去,愉快地结束了这个问题,还开他俩玩笑,“老人都说七八岁的孩子,狗也嫌呢。就是因为七八岁的孩子开始叛逆,不听大人话,有自己小主意,而且好冲动、学一些不文明的东西。你们可不能这样啊?”

    小宝嘿嘿笑道:“琳琳不是狗狗,琳琳不嫌。”

    姜琳:“……”

    哎,没法跟小孩子解释“狗也”的范围。

    这时候程如山骑着摩托过来,小宝立刻拉大宝要跑过去,大宝却没动,小宝自己跑过去,爬上摩托车,“爸,你真厉害,会开车会开摩托。”

    程如山拎着他的胳膊把他放在车斗里,“等你们大了,爸爸教。不许碰钥匙。”

    他长腿一迈下了地,走过去看了娘俩一眼,气氛有些微妙,“怎么啦?”

    姜琳笑道:“没什么。”

    她对大宝道:“快来帮妈妈拿东西,去看外公外婆他们啦。”

    大宝看了程如山一眼,“爸。”

    程如山大手摁着他头顶,捏了捏,“咋了?”

    “我发脾气了。”

    程如山眸色一沉,“朝你妈发脾气?”

    大宝摇头,“没。”

    程如山:“男人都有脾气,就是不能朝自己妈妈和媳妇儿发。”

    大宝嗯了一声,见程如山也不批评他,他就去帮忙拿东西。

    大宝小宝去车上坐好,姜琳收拾一下,顺便就简短告诉程如山怎么回事。

    程如山微微蹙眉,“这事交给我。”

    程如山用摩托车带着他们去姜家,路宽车少,速度很快。

    今天是徐爱梅轮休的日子,她正在家洗衣服打扫卫生。自从换了大一些的房子,家里住得宽敞,而且闺女和女婿还给他们垒了炕和锅灶,冬天睡得特别舒服,姜二哥的身体也好很多,去年冬天都没像往年咳嗽那么厉害。

    听见外面响起摩托声音,她还以为是吕航呢,然后就听见大宝小宝清脆地喊外婆。

    徐爱梅高兴地迎出去,“搬过来啦?”

    大宝小宝过去问好,亲热地拉着外婆的手说话。

    姜琳和程如山一起进来,拎了一些吃食。

    徐爱梅:“你们以后过来不要拿东西,想回来就回来,不要见外。”

    要说以前还有点什么芥蒂,或者像邻居们总嘀咕的闺女嫁出去就是外人,最好不要回来吃饭,回来也得看看带东西多不多,可程如山一直对岳家很大方,徐爱梅早没那么想法,反而想让他们节省点,搬到城里来过日子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她拿了点心和苹果给大宝小宝吃。

    程如山让姜琳和徐爱梅说话,他出去溜达一下。

    姜琳让他只管去,她估计程如山要去范慧媛几家走走,问个好,顺便看看莫老太太,老人家特别稀罕他,吕航写信都要特意说说。

    徐爱梅切了苹果让姜琳也吃,她道:“你二哥身体好多了,开春儿有人给介绍对象呢。”

    吃得好,不生病,身体就会好一点。姜二哥底子好,高个子好模样,哪怕没有正式工作,只要身体健康,也有姑娘愿意嫁给他。

    姜琳替二哥高兴,“要是成了那可真好。”

    徐爱梅:“就是工作还不行,如果有个正式工作,哪里用这么愁人呢。”

    姜琳道:“工作不要烦啦,现在政策越来越好,我二哥脾气好也有技术,到时候干啥不行?”

    八十年代开始,只要勤快肯坚持,摆地摊都赚钱。

    姜琳觉得二哥做个体户也不见得差,攒了本钱到时候弄门面开个铺子,这也是安身立命之所,不用大富,小康日子总是可以的。

    姜琳前世就不是大富大贵之人,最看重的是一家人在一起快乐地过日子,所以哪怕现在穿越,她也并没有一定要发大财、做富豪的想法。

    前世接触过不少人,其中不乏身价数亿的,可她瞧着那些男男女女也不是全都快乐,甚至有人抱怨有钱以后反而不快乐。当然,她不会真信,有钱不快乐起码还有钱,没钱也不见得就快乐,贫贱夫妻百事哀呢。但是不可否认,有钱以后诱惑更多,而人恰恰抵受不了诱惑。

    所以她觉得过小康日子挺好,不为温饱愁,也不好高骛远,踏踏实实过日子,每天都有小确幸。

    她现在就很快乐。

    徐爱梅笑道:“你说的也是。现在咱们这里,我瞅着投机倒把的可多了,只要不弄那些大物件太扎眼,都没人管。”

    姜琳就道:“妈,你让我大哥二哥多买些零件,组装收音机,乡下现在缺得很。”

    整个八十年代的农村,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这些都非常吃香,修自行车的都能养一家子呢。

    徐爱梅:“能行?”给闺女家组装就算了,要是倒卖那不是犯事儿?再把临时工的工作丢了。虽然她嘴上说瞅着投机倒把的多了都赚钱也没人管,有些眼热,可到底骨子里还是有些瞧不上。毕竟大家都瞧不上投机倒把,政策也批评,说说还行,真让自己做她还是犯嘀咕的。

    姜琳知道她的心思,不是徐爱梅这样,当下绝大部分人都这样。就八十年代,有人赚了钱,那些没赚钱依然受穷的都要关起门来鄙视一下说人家来路不正,丢人呢。

    “当然行。你要是怕就先给我。我让山哥拿回去,放在我们供销社,这可是合法的吧?”

    徐爱梅见闺女说得这样敞亮,似乎不犯事,她笑道:“那就试试。”

    从厂里买配件,总比外头买方便,还便宜。就以二哥的名义做,毕竟老大正式工作不能影响了。

    傍晚,芹芹、小科、小罗几个放学回来,大宝小宝立刻有了玩伴,扎堆玩去。

    姜琳帮徐爱梅做饭,很快姜东渐和宋丽娟相继回来,看到姜琳和孩子都很高兴,宋丽娟赶紧去抢条鱼回来。

    正说话,程如山和吕航、潜博、姜兴磊几个过来。

    他们手里拎着肉鱼蛋、面,进门就道:“徐阿姨,我们来蹭饭吃。”

    只要程如山过来,吕航和潜博就要找他,姜兴磊都觉得怪得很,潜博明明怕程如山怕得要命!吕航则是二傻子,见了姐夫一个劲地问琳琳呢琳琳怎么着,看得姜兴磊都想揍他,可姐夫却不生气,反而很认真地回答他的问题。

    真是毛病!

    吕航看见姜琳激动得跟什么一样,“美琳琳,好久不见,想我没?”

    姜琳:“想你骚包?你这穿什么裤子?”吕航居然穿了喇叭裤,这裤子过两年开始满城大街小巷的男人都穿。什么大红色、粉红色、酒红色,要多俏丽有多俏丽,再烫个头、戴个大墨镜,简直不能更时(辣)髦(眼)。

    吕航很得意:“好看不?我给山哥也弄一条,港货!”

    姜琳脸色一变:“你给我打住!不许你叫山哥!”那是我的专用名称。

    她看了程如山一眼,幸好他没穿吕航那上窄下宽的喇叭裤。

    程如山朝她笑了笑,示意她不用担心。

    潜博比较安静,他对姜琳已经死心,开始相亲处对象,可惜总忍不住拿现在的她当标杆去衡量相亲的女孩子,觉得这里不行那里不行,相了好些个,把他爸妈要气死,说再这样就不管他。

    他看起来有点萎靡。

    他们这些考上大学的,见了面自然格外有话说。姜琳没有单位,考上毕业以后会重新分派工作。他们这些从单位去的,基本就是单位继续发工资和粮票,毕业以后再回到原单位。

    当然,读过大学,回来就是干部!

    最后姜大哥和姜二哥一起回来,两人手里拎着一大堆零件,姜二哥喜气洋洋的,姜大哥虽然还是那么淡定,眼神却亮了几分。

    尤其看到姜琳一家在,他俩也格外高兴。

    姜大哥道:“我弄来好多淘汰的零件,挑选一下也能用,可以组装好几台四管儿收音机。”

    乡下有几个台就行,不需要外国台,四个三极管已经是很好的。

    姜二哥笑道:“大宝小宝真是小福星,一来就有好消息。你们大舅舅工资涨了。”

    宋丽娟惊喜得手里的鱼都滑溜出去,忙不迭问:“现在多少啦?”

    姜大哥笑了笑,“没多少,八十六块五。”

    姜兴磊几个都羡慕死了,“大哥你现在十级工啦?86.5啊,我才30块!”

    十级工是技术工的最高级别,等再涨一级,大哥就是工程师。他本身就是省大毕业的,当工程师绰绰有余。

    徐爱梅和姜东渐也很高兴,大儿子以前浑浑噩噩混日子,这两年一下子开窍,知道为家里着想,工作上也知道争取。尤其琳琳考上大学出事,对他似乎有点刺激,不但主动帮忙,后来还和老师同学们又联系起来。

    这也得感激程如山,他每次来只要有时间就会和大儿子聊聊天,老两口虽然不知道他们聊什么,却知道每次和程如山聊天之后,大儿子的状态都不错。现在整个人都有精气神,虽然还是不那么爱说话,笑容却多起来。

    姜大哥变得上进、有活力,最高兴的莫过宋丽娟。以前虽然他对她也挺好,可总觉得隔着一层,她摸不到他的心。现在她说十句话,他也能回应三五句,而且还会主动和她聊聊天。

    所以她对姜琳和大宝小宝更亲热,让闺女儿子好好招待小客人。

    姜琳就跟大哥二哥说收音机的事儿,“大哥,你们的生产速度不能再提高吗?现在不只是城里,乡下需求量也很大。”

    姜大哥考虑一下,目前他们厂的生产线,生产速度的确跟不上,别说乡下,就城里的供货量都不够。

    “咱们技术太落后,要引进外国技术,又没有足够的外汇。”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目前国内拿得出手的东西很少,根本换不来外汇。好不容易攒够了,要引进某条生产线,最后还要被摆一道。人家根本不给先进的、好的技术,而是给那些淘汰的,三四十年代的旧货。

    姜琳道:“大哥,你们就是技术员啊,不能改革整条生产线,改革一个个现实的问题,还是可以的。我相信你们。”

    国内的技术员、科研人员从来都不比人家差,只不过以往的积累太少,理论基础也遭到过破坏。但是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在生产生活中做出的改进,也会以小见大,改变很多方面。

    姜大哥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现在工厂的政策正在改变,从前只抓政治不重视生产技术,现在已经开始往生产倾斜。他不需要去活动,就把该给他的工资涨起来就可见一斑。

    他笑道:“放心,我们会努力的。”

    姜琳鼓励他们加油,如果不努力,迟早要被淘汰的。等过些年,从深圳等开放口岸运过来的洋货电子产品,会迅速抢占国内市场,将一些工厂击垮,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虽然大趋不可逆转,努力还是要的。

    也许提前努力,就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呢?

    他们几个人商量弄个联合代销点,打算把姜琳他们的绣花品扩大,还有程如山他们运来的一些特产,加上收音机、玻璃、五金件等。

    吕航整天不务正业,但是他能折腾,自从巴上程如山,恨不得跟着程如山出车。对他来说,把布匹、棉花拉到南方去,再把南方的茶叶等好东西拉过来,那简直太爽了,中专都不想去上。

    可惜,程如山拒绝他跟着。因为程如山觉得吕航这人太跳脱,让他玩闹搞怪,干点不重要的事儿还行,如果很重要的事儿交给他,万一出纰漏谁也担不起责任。

    毕竟跑运输,不是小孩子过家家,段长安和朱俊杰可以,吕航却不行。

    这会儿弄个倒卖代销点,正好合吕航的意,免得他造作。

    吃过饭以后,聊会天儿,他们就告辞回军区大院。

    徐爱梅还怕他们初来乍到,大院里那些干部子弟欺负大宝小宝,很想找个关系让俩孩子在这里读书。

    程如山只说没事,他虽然看起来溺爱孩子,有求必应,可在某些方便却不会随意妥协。比如,有些问题,要孩子自己解决,成长的麻烦,要他们自己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