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8章 第8章尤塞恩博尔特

    2003年7月5日。

    今天是华夏国家田径队启程加拿大参加世青赛的日子。

    在这一个多月里,梁宏光和《advancesinphysicaleducation》都分别向自己回复了邮件。

    梁宏光表示,他已经看过了胡德才的那篇文章,非常生气,目前他已经整理材料提交给首都体育大学,并由首都体育大学提交给华南省教育厅的相关部门进行查证,得到结果后他会第一时间回复。

    而《advancesinphysicaleducation》则更为重视,一连发了两封邮件。

    一封是感谢金雪为他们发现了“可恶的抄袭者”,他们一定会严肃查证并且上报,在程序审核完毕后,会直接联系为胡德才发放硕士学位的的林南体育学院。

    另一封则是询问金雪是否发现了另外的抄袭行为,并且欢迎金雪在他们的杂志上投稿。

    而金雪自己的那篇指正胡德才数据错误的文章,目前早已完成并联系上了《体育学刊》,只是没有发表。

    她觉得,需要等待另外两方做出行动后,自己的这篇文章才有更大的价值。

    赵艺婷也没怎么给金雪打过电话,只是不久前联系过一次。赵艺婷说她最近挺好,胡教练似乎一直在忙着别的东西,这段时间没怎么管她们。

    首都国际机场。

    这次华夏带的人不多,总共只有12名运动员参加比赛。

    在金雪的记忆里,这次世青赛将会收获三金一银,无一例外全在田赛(铅球、标枪等),竞速类径赛则没有任何奖牌进账。

    原本华夏只在田赛方面寄予了厚望,至于径赛的目标只是赛出水平,但是这次不一样。

    因为,上届2001年的德布勒森世青赛上,女子百米的冠军成绩正好是11秒57。也就是说,假如金雪能够完美发挥,在上届世青赛拥有夺冠的资本。

    上届的铜牌则是11秒83,这个就更加容易了。

    虽然时隔两年,运动员的水平也在发生变化,上届的实力普遍较弱,但金雪依旧被当成夺牌的种子级别选手。

    但田协也没有给她太大压力,毕竟世青赛并非什么重要比赛,夺牌了很好,可以借此宣传,没夺牌也没什么人会关注。

    五年后的首都奥运会才是重中之重,这次能参加世青赛的所有运动员都是未来首都奥运会的希望,在奥运会面前,小小的世青赛也算不得什么。

    稳定为主,不能受伤,这便是田协给他们的指示。

    下了飞机,天已经黑了。

    加拿大和华夏的时差特别长,因此田协决定提前四天来到加拿大,以尽量消减时差对运动员带来的不利影响。

    体育圈经常流传这么一句话“在本大洲举行的奥运会通常成绩更好”,这也并非无稽之谈,相关学者已经通过数据分析证实,时差对奥运会成绩确实有影响,而且对金牌数影响会更大。

    毕竟,假如让你在平时凌晨三点的时候跑步,就算外面是艳阳高照,身体也不见得能够吃得消。

    第二天一早,大部分运动员的精神状态都不是很好。

    他们基本是第一次出国,超长的时差使他们一时难以适应。

    但金雪由于曾多次出国交流,在应对时差这方面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因此她现在只是略微有些疲劳,身体没什么太大反应。

    在征得领队同意后,金雪向着舍布鲁克田径场走去,她需要看一下场地。

    不同材质的跑道对速度的影响较大,当年的苏禀天就喜欢在比赛前单手触地,感受跑道的质感和弹力,再决定选用什么样的跑鞋和跑动技巧。

    金雪也是如此,虽然现在没有什么跑鞋可供她替换,但在意每一处细节是一个优秀运动员必备的品质。

    进入田径场大门,刚踏上跑道,金雪就看到了一个令后世所有短跑运动员闻风丧胆的高大身影。

    没错,尤塞恩博尔特,男子100、200米双重世界纪录保持者,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只是他现在还非常年轻,细胳膊细腿的,没有以前电视上看起来那么壮。

    差点把他给忘了。

    一看见博尔特,金雪这才想起,他也参加了这场世青赛,不过没有报名100米,而是以20秒40的成绩获得了200米冠军。

    博尔特现在还在练400米,直到四年后的2007,才会开始他人生中第一场100米比赛。

    金雪没准备和博尔特打招呼,她不知道博尔特是啥性格。

    而且此时博尔特还没什么名气,只是个小透明,他到明年跑到19秒93的时候才会真正被人认识。

    不管那么多,金雪踏上起跑器,仔细地感受着这里的起跑器和省里起跑器的微弱区别。

    然而,她没有在意博尔特,但博尔特却注意到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