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8章 榆钱

    早饭照例是豆粥和炊饼,连桌上屈指可数的几根腌萝卜条,都算是好物,众人在压抑的气氛中吃完早饭,李安平赶紧扛着锄头去地里了,如今地里不算很忙,钱氏收拾完后躲在屋中做绣活,李贤娘不想在家中白吃白喝,本打算出去砍柴,可李姥姥怕村中有什么闲言碎语传到女儿耳里,徒增伤心,便借口要缝补衣裳,留她在家中。

    宁小春实在受不住家中沉闷气氛,等清理完鸡窝,就迫不及待说:“我出去转转。”

    李姥姥闻言,眉间的纹理皱成了沟渠,伸手就要去戳宁小春脑门,“整天就知道玩,两个小的还没说要出去了,你都多大了?也不知跟你娘做些绣活,补贴家用。”

    李贤娘一听家用二字,如刺在心间,顿时坐立难安,也跟着训斥起来,“你是大姑娘了,成天往外跑像什么样子?娘上次教你的雀眼针,可练好了?”

    宁小春听提起绣活,头都大了,脑海里勉强扒拉出那什么雀眼针,只觉复杂无比,她怕是有四只手都折腾不明白,不禁在心底哀嚎一声,赶忙说好话,“我也不是为了玩,想着出去转转,采些野菜,拾些枯枝。”

    李姥姥闻言,面色缓了缓。

    李贤娘也欣慰女儿懂事,可她不禁担心道:“娘知你是好心,只是你之前少在村中走动,可晓得往哪去寻野菜?”

    其实,她同样担心女儿受闲言碎语所累。

    经这一提醒,李姥姥想起,最开始生小春时,宁大郎虽然见是个女孩,但那会俩人成亲刚满一年,正是蜜里调油,并未将失望表现出来,且彼时的宁大郎心高气傲,笃定自己早晚能登科及第,要走仕途,自己闺女总不好是目不识丁的村姑,于是小春四岁开始,亲自给她启蒙,教她识字,拘在家中,书房里的书本任她去读,哪怕后来有了小夏、小秋,宁大郎对倾注了心血的宁小春始终更为关注在意。

    宁小春也庆幸自己穿越到的是宁家大娘子的身上,至少识字有了现成借口。

    “哼!”女孩家的学好女工就好,学什么识字?还能考状元不成?显然李姥姥也想到了小春鲜少在村中走动的原因,她越想越气,仿佛在小春身上能看见宁家那狗东西的影子,“用不着你采野菜,也用不着你拾枯枝,你老老实实在家呆着,别叫人说三道四就好。”

    宁小春见姥姥冷了脸,便知对方一准又想到了宁家,若是往常,她便也知情识趣不再言语,只是看姥姥和娘的意思,显然是要拘她在家中,短时间内不让她出去,这宁小春可忍不了,于是故意挺起胸膛反问道:“我有什么让人说三道四的?”

    李姥姥心想大丫头怎如此不懂事?你娘刚被休,你出去满处乱转,别人看见了,不更是要提醒他们吗?只是这话她不好说出,怕女儿听了伤心,一时哑口,虎着脸瞪着宁小春。

    宁小春:“咱们又没做错什么?凭什么躲在家中闭门不出?”

    李姥姥和李贤娘齐齐一愣,侧头见小春眼中清澈笔直,仿佛无所畏惧,李姥姥烦躁的心,不知怎地,纾解几分,她忽地大喝一声好,“小春性子随我,她说的没错,咱没什么心虚的,正要光明正大在村中行走。好小春,若村里有人说你娘坏话,你回来告诉姥姥,姥姥定不饶他!”

    “娘!”李贤娘不赞同地叫道:“你怎么能跟孩子说这些?”

    然后她看向女儿,叮嘱道:“嘴巴长在别人身上,他们说什么,你不搭理就是了。”

    李姥姥听了,忍不住面带怒容,“孩子让你这样教,以后怕是都要跟你似的,被欺负也不敢言语了!”

    “娘,她们都还小,又是姑娘家,跟人在外面争吵总归不好。”

    “那任人欺负,不言语就是好了?”

    眼看俩人要争辩起来,宁小春连忙打断,“姥姥,娘,我出去了啊。”

    李贤娘还在犹豫,李姥姥态度已跟刚才截然相反,点头同意。

    宁小春看了看小夏和小秋,前者一脸犹豫,害怕被村里人指指点点,小秋就没这么多顾忌,她只知最近姥姥对她们总是没好脸色,舅妈的态度也怪怪的,她立刻跟了上去,将手递到大姐手中。

    小夏见状,只得跟上。

    “大姐,别忘了带上篮子。”小夏提醒,并没忘记她们是为什么出去的。

    “哦,对。”

    宁小春在厨房取了篮子,挎在臂弯上,三人相携出门。

    李姥姥望着姐仨的背影,心中复杂,“这几个小的,倒都是好的……”

    ……

    别看宁小春这具身体在宁家排行大姐,但论对周遭的熟悉,她可能还赶不上二妹宁小夏,只因宁小春懂事以后,宁大郎望女成凤,在家教了两年字,之后又拘在家中,让她自个读书,恨不得培养成识文断字的大家闺秀。

    过了几年,小夏和小秋相继出生,宁家对贤娘彻底不抱希望,整日当丫鬟般使唤,宁小春虽说也不能例外,但身上到底曾经倾注了宁大郎的心血,宁家又想着她已识字,跟一般村姑不同,说不定日后还能嫁到高门大户,为家中增添助力,便是干活,也大多是让她在家里喂猪喂鸡,并跟着贤娘做饭刺绣,学着大家闺秀那般做派不让她出去走动,反而是割猪草、拾柴禾这种脏活累活,全都交给了宁小夏。

    于是一离了家,就是宁小夏在前面带路,不过刚才李姥姥的话,似乎吓到她了,总是时不时地打量四周,或是听见人声,就赶忙避开。

    宁小秋自然没这么多担心,此刻摆脱了宁家的束缚和姥姥的阴阳怪气,她像是放出笼子的小鸟,看什么都好奇,路边稍微长着棵齐整些的草,她都要拔起来玩一会,等再看见下一棵,就再把原先的丢在姐姐手中的篮子里。

    宁小夏无奈地将被捏得蔫巴巴的野草从篮子里挑出来扔掉,不止一次地跟她说:“这只是普通野草,你往篮子里扔做什么?”

    宁小秋撅着嘴,软软糯糯道:“这个跟昨天吃的好像。”

    宁小春与在家中相比,反倒沉默起来,走一路看一路,实在看不出什么所以然,也理不出头绪,有心想帮忙,也不知自己能帮什么,他上辈子虽也在农村住过几年,但对于野菜,只认得现代比较常见的苋菜、地菜、马须菜,别的就没有了。

    原本,她仗着自己灵魂来自现代,还有种极其强烈的优越感,心话好歹利用些现代知识,便能将日子过好,到时手里有了钱,不至于任人摆布,现实却是两眼一抹黑,脑子一团浆糊,完全不知自己能干什么。

    自信心被严重打击,宁小春不禁垂头丧气,神情萎顿。

    “呀,是榆钱!”忽然,宁小夏欢呼一声,不管身边俩人,急急跑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