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4章 成蟜出征

    公元前240年,秦国派遣蒙骜攻打魏国汲邑,并占领。

    吕不韦因五国攻秦而怨恨,一直图谋报复,于是文信侯吕不韦派遣蒙骜、张唐共同率领五万士兵攻打赵国。蒙骜、张唐从函谷关出兵,取道上党,直逼庆都,屯兵于都山。

    赵国任用赵相庞煖为主将,扈辄为副将,领十万兵马迎击蒙骜大军。庞煖认为庆都北面的尧山地势最高,占尧山可望都山。于是令扈辄领两万兵马先行,至尧山,与先前在这里扎寨的秦军发生正面冲突,秦军被扈辄之军冲散,于是赵军在尧山脚下安营驻扎!

    蒙骜同张唐引兵两万前来争山,庞煖之军也赶来,双方混战。扈辄挥动红旗指挥赵军,将张唐包围,庞煖于是下令:“生擒张唐者,得百里之地!”

    赵军纷纷死战,张唐穷尽毕生之勇,依旧不能突出重围。此时,蒙骜领兵前来接应,于是张唐得以突围,俩人返回都山大营。庆都中人知援军已至,固守城池,蒙骜不能攻下,遂遣张唐去屯留催取后援军队。

    此时赵悼襄王派人策反晋阳城军民,并诛杀秦国派去的官吏。消息传回咸阳后,秦国一片震怒,严惩赵国之声不绝于耳,文信侯吕不韦建议秦王政立即派兵荡平叛军:“大王,赵国数次鼓动上党、太原郡叛乱,必须迅速派兵镇压!”

    秦王政略一思索,说:“赵国屡次挑动叛乱,寡人也想平定太原郡!只是,仲父可有合适的将领可领兵,寡人尚未找到合适的人选。”于是没有马上选出伐赵将领。

    文信侯认为,长安君成蟜虽不用事,但在宗族世家中颇有声望,背后又有韩系势力作为倚靠,必然对自己形成威胁,欲联合嫪毐对成蟜发难。嫪毐与吕不韦有共同的忧患,为了相同的利益而联合起来,设计除去长安君成蟜,以此打击韩系集团,从而巩固自身势力。

    文信侯去见长安君成蟜,说:“赵国屡次挑起事端,大王欲派兵平叛,蒙骜老将军围庆都未归,朝中实在无人可派,老夫甚为苦闷!”

    成蟜时年十八,年轻气盛,身为嬴氏子孙的他早就想建功立业,于是对文信侯说:“成蟜是嬴氏子孙,自当为秦国献力!成蟜早想建功立业,只是苦无机会!相邦何不在王兄面前言明成蟜之心呢?”

    文信侯大喜,心想自己的谋划成功有望,又担忧嬴政未必肯听自己的建议,于是建议成蟜:“长安君若有此心,何不自去游说大王呢?大王渐长,老夫的话也不能经常管用了!”成蟜了然,于是前往拜见秦王嬴政和太后赵姬。

    朝议之上,成蟜便提出了领兵伐赵的想法:“自王兄即位以来,赵国屡次挑衅,损害我大秦之国威!如今王兄即将亲政,成蟜愿亲率一军征讨赵国,以示我秦国之威!”

    嬴政看了看成蟜,继而说:“寡人亦想征伐赵国,不过此事事关重大,且让寡人好好考虑一番!”

    当晚,秦王嬴政召见文信侯吕不韦询问此事,吕不韦深思之后说道:“与其派平庸无能的人为将,不如派长安君。如今朝中无将可用,而公子成蟜却是众公子中最为出色。”

    秦王不说话,文信侯又劝:“无能之人非但不能成事,反而容易招来祸患!长安君虽年少,倒是个领兵之才!”

    秦王又看了一眼身后的行军图,依旧在犹疑,吕不韦深知秦王的担忧,复又说道:“大王只需遣十万兵力予长安君即可,蒙骜老将军为前军,长安君为后援,可保无虞!”

    “仲父既如此说,明日寡人便回禀太后,任成蟜为将,领兵伐赵!”吕不韦于是回到府邸,同时派人告知长安君出征之事。

    洛伊知嬴政召见吕不韦之事,心想必是为成蟜领兵出征一事,于是等吕不韦走后来见秦王。在洛伊看来,成蟜绝不是个会叛国投敌之人。这段时间相处下来,洛伊觉得成蟜真的只是个天真无邪的男孩子,因此绝对不能让他落入吕不韦和嫪毐的阴谋诡计中,白白背上叛国投敌的罪名。

    “听说大王欲让长安君领兵伐赵,是吗?”

    嬴政平静地应道:“寡人打算明日便禀告太后,任成蟜为将!”

    “大王能否听洛伊一言,收回任命长安君为将的召令!”

    “寡人需要一个理由,你且说来听听!”

    “长安君年少,又不曾带兵打战,经验欠缺,实在不是能任用之人,大王何不改派他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