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九章 结仇温阁老

    崇祯听闻陈子强除了读书还练武,特别是学的还是俞大猷的功夫,大为高兴,一次在和徐光启说话时,兴奋地说:“朕闻民间有人说俞龙戚虎,虽说是不敬,但那孩子既有俞家血脉,学的又是俞武襄的兵书战策,日后说不得会是一只猛虎。”

    这话被小太监传出宫外,陈子强从此有了乳虎的称号,这可是皇上亲自命名的,很快就随着流动人员的口耳传出京城。

    崇祯三年又是个多事之秋,春天时三边总督杨鹤上奏,对付农民造反宜用剿抚并重,不宜一味斩杀,皇帝许之。

    开始倒是颇见成效,几股起义军呆不住了,转而开始了流窜,逃入山西境内,这是起义军第一次流窜,却从此开启了到处流窜的征程。

    而后金军队一直到五月才退出关外,六月崇祯有感于内阁不得力,下旨让温体仁入阁,虽然人人反对,但固执的崇祯坚持己见。

    他不知道,正是这位好结朋党,以私怨凌驾于朝廷大事的阁老,给了明王朝最沉重的一击,主政六年间没有上过一道能用的计策,对满清和流寇同样素手无策,还排除异己,生怕别人抢了他的首辅之位。

    此时刚刚入阁的温体仁还不是首辅,周延儒才是首辅,虎视眈眈的温体仁整日介地向皇帝进谗言,为的就是扳倒周延儒,自己好上位。

    陈子强早知道温体仁不是东西,历史上陈子龙就是因为他名落孙山,直到他倒台才考上的,陈子龙今年八月中举,马上就要进京参加明年的会试了。

    科考三年一次,明年就是会试之年,会试是在春天举行的,按照原本的历史,明年周延儒下台,正是温体仁主政开始。

    听闻温体仁入阁,陈子强在老师面前碎碎念了好多次,徐光启奇怪地问道:“强儿怎知温阁老不行,你和他没有交集过啊。”

    陈子强振振有词地说道;“此人在魏忠贤当政时能保全自身,不被阉党嫉恨,可见不是好东西,如今靠着翻出钱谦益的旧事得宠,更能见得不是好人。”

    徐光启哑然失笑,微微点头赞许,他也不喜欢温体仁,但他不愿参与党争,只愿埋头做实事,见到学生能见微知著,自然欣慰。

    原本谁入内阁跟陈子强毫无关系,他一个小秀才,即便是简在帝心,也够不上层次,师徒两人的问答也不会传出去,这事过了也就过了。

    但这年冬天腊月已近年关了,皇帝决议加派辽饷,用以加强辽东防御,一次性的增加一百五十三万两白银,合上以前派发的,每年百姓要多增加摊派共计六百八十万两白银。

    这对于明末灾乱连年的百姓来说,这是雪上加霜的事,陈子强读书之余爱去外边闲逛,用他的话来说,这是体察民情,增加阅历。

    加之传出他和俞大猷的牵连,京营将佐遇到他时大多都会问候一声,来自现代的陈子强,没有明朝人重文轻武的思想。

    见到那些武将兵丁往往礼敬有加,这得到京营许多人的好感,一来二去就跟那些人经常来往,京郊的简陋小吃铺,常能见到一群军汉跟一个小男孩喝酒聊天,让人纳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