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二章 回乡

    骄傲的模样让徐光启老怀大慰,呵呵笑着摸摸他的头,感叹道:“这些年天灾人祸,咱们大明的百姓难啊,日后一定要护住这一方天下,为师虽死也能含笑九泉了。”

    陈子强扭着头大声叫道;“先生不许说死,强儿还没长大,还没有好好孝敬您老人家呢,再过三十年,最少也要二十年再说。”

    说着眼眶湿润了,穿越而来的他自然知道,徐光启再过两年就去世了,崇祯六年一代宗师去世,被皇帝赐为文定两字,盖棺论功。

    徐光启慈祥地望着他,这个在自己身边亲自教育的孩子,虽然才一年时间,但聪明精灵,偶尔会闯祸也是因为嫉恶如仇,心性良善,极惹人疼爱。

    崇祯皇帝见过他一次,就对他很有好感,日后他只要不是太差,科举之路应该会顺当,能被皇帝念叨的人,没有人敢故意给他小鞋穿。

    几日后皇帝再次在御书房召见他,语重心长地说:“朕闻外面有人称你为乳虎,说这是寡人起的号,望汝不要忘记朕之期望。”

    陈子强恭敬地磕头,摇头晃脑地说道;“陛下知遇之恩小子谨记,望陛下保重身体,待他日小子亲自带兵评定辽东,抢光他皇太极的女人当小妾,给陛下报仇。”

    崇祯正端起茶碗喝茶,一口茶水喷出来,哈哈大笑,指着陈子强对身边的太监笑道:“你听听,这小小的人儿就知道要小妾了。”

    说着对他笑言道;“行,寡人答应你,他日你若能抢到鞑子的女人都归你,朕绝不过问可好。”

    说完忍不住的又笑起来,陈子强摸摸自己的后脑勺,瓮声瓮气地回答道:“谢谢陛下,咱可说好了啊,那我先走了。”

    说着跪下磕头,崇祯眼中流露出少有的温情,让曹化淳备下一匹马赐给他,陈子强连忙谢恩,满脸喜悦溢于言表。

    皇宫里的马可是大明朝最好的,虽说被圈养成温驯的样子,但都是宝马来着,底子很好,稍微训练就是千里良驹。

    第二日,陈子强就在徐尔默徐尔路兄弟两的送别下离开京城,一袭青衫一把剑,马背上搭个不大的包袱,也就几件换洗的衣物和一些碎银子。

    徐光启虽是礼部尚书兼内阁次辅,但一向清廉,并没有多少积蓄,倒是黄得功等人送了些盘缠来,但那些个军将天天大吃大喝的,哪有多少银钱,也不过是凑上一些碎银子罢了。

    陈子强可不在乎,五月的北方虽然转暖,夜晚还是有些寒意的,但他毕竟练武有成,苦练了四年不避寒暑,身体确实极好。

    这一路上还让他练习了骑术,原来有骑过马,但不可能整日训练,现在有了自己的马,不趁着回乡路上好好练练,日后如何驰骋疆场啊。

    当然他也知道自己的短板,南方人毕竟不善于骑射,要是跟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人相比,那就是自找死路了,早已想好对策的陈子强,在徐光启这兵器大家那里,琢磨出好几种连弩的制造方法,这是他日后对付鞑子的手段之一。

    虽说大明的火器已经很先进了,但官员腐败克扣军饷军需不是新鲜事,火器的质量实在让人当心,加上此时的火器不能防水,下雨天就是个烧火棍,还不如用弓弩方便。

    从北京城到南京城,陈子强愣是骑马走了快两个月,七月初二才到金陵,把等他的陈家老仆急坏了,原本他此次回乡应该是先到家中的,但徐光启让他送信到金陵,故而想先送完信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