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八章 放飞青春(五)

    上官瑞雪:“我才不爱和你闹呢,夸你长得漂亮你还不干。算了,不理你了,我先看两眼书来,湖里空气好、清净、复习了的内容正好记得牢。”

    上官瑞雪说罢,拿出她带来的复习书翻了起来,正好翻到了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写的《爱莲说》那一页,张口就朗诵道:“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程爱莲和陶小牧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她朗诵起来,“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

    朗诵完毕,上官瑞雪望着一湖的莲花,感慨地说道:“是呀,自这篇《爱莲说》问世以后,莲花就被喻为君子,它出淤泥而不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我呀,也想与莲花为友,学习它这种高洁的品质和美好的修养。只可惜被爱莲占了先机,因为你叫爱莲,别人一听你的名字就觉得你才是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呢。”

    程爱莲笑道:“哟,瑞雪,你是有感而发呢。我跟你讲,爱莲可不是我的专利啊,你也可以爱莲,小牧也可以,大家都可以喜爱莲花嘛。”

    陶小牧也笑着说道:“对呀,我也爱莲的,我也喜欢它的君子品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程爱莲仍然笑嘻嘻地说道:“瑞雪,我看你真是走到哪儿就学到哪儿。瞧瞧,多么可贵的学习精神啊。”

    上官瑞雪也笑道:“别取笑我了,你的学习不才是最好的吗?”

    程爱莲:“你的学习也很好了。咦,对了,你准备报考哪所重点大学呀?”

    上官瑞雪:“我的梦想是考花城大学,花城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思想新锐,经济发达,与国际接轨。到那里学习和奋斗,一定会生活得很精彩吧。你呢?爱莲,你成绩那么好,目标是北大还是清华呀?”

    程爱莲:“具体还没有定,不过就是这两所大学中的一所吧。”

    上官瑞雪:“反正你是厉害,我相信你。哎,小牧,你呢?准备考哪所大学?”

    陶小牧:“我呀,没有你们俩的目标大,只要能考上个大学就可以了,上个一般本科我都满足了,专科也勉强可以吧。这高考真是折磨人,竞争太激烈了,可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啊。平时咱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高考复习之中了,一点娱乐的时间都没有,今天好不容易出来玩玩,就放开了玩半天吧。具体考哪所大学,填志愿的时候我问问老师后再定。”

    程爱莲:“说得是啊,高考真是太忙太苦了,好像连唱歌聊天的时间都没有。哎呀,我现在好想唱歌,感觉已经很久都没有唱过歌了。”

    上官瑞雪提议道:“那我们就来唱一曲《我多想唱》,怎么样?”

    陶小牧、程爱莲异口同声地答道:“好。”

    这是一首八十年代末非常流行的校园歌曲,表达出了那时中学生们心中的压抑和对自由与歌声的渴望。经典老歌也是久唱不衰的,虽然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十来年,但依然散发着恒久的艺术生命力,没有被当下中学生所遗忘,因为这是他们的心声。课堂上是没有时间给你唱歌的,大家就私下里唱,这三个在湖面上荡舟的女生就是例子。

    上官瑞雪用手在船舷上轻敲着节拍,陶小牧和程爱莲停止了摇桨,任由船儿在湖面上轻轻漂荡,她们一起放声歌唱道:

    “我想唱歌可不敢唱,

    小声哼哼还得东张西望。

    高三啦还有闲情唱,

    妈妈听了准会这么讲。

    高三成天都闷声不响,

    难道这样才象考大学的模样?

    可这压抑的心情多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