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章 第二章众妃

    今日是皇上圣寿,普天同庆,就连宫中也不例外,就算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宫女内侍们都有了赏赐,当然绣房也不例外。

    虽然新朝初建,皇帝给予紫禁城中宫女太监们的赏赐也不算太多,但是因为沐浴了今上圣寿的喜气,每个人都感觉无比喜悦。袁瑛目之所及,众人无比换上了自己最为光鲜亮丽的衣裳。在宫中这些一眼望不到头的宫女内侍们都如此,更别提宫中花团锦簇的那些妃嫔了。

    今日皇帝在重华殿设宴,因为他老人家要忙着处理前朝政务,重华殿中满是各宫的妃嫔娘娘。而同样等待已久的皇后顾氏见众妃嫔们等得优秀不耐烦,特意准备了充足的茶水,点心,瓜果等物,好让她们的等待不至于太过难熬。

    因为重华殿就是前朝的隆丽宫,前朝末年奢靡之风顿起,这有着前朝痕迹的重华殿自然是雕梁画栋、装金点玉。但凡是紫禁城中有大宴,大多选在此地。

    因为是今上生日,重华殿中除了赤金灯架,紫檀桌椅,芙蓉锦垫,孔雀屏风之外更陈列了各种古董书画,奇珍异宝,更显的重华宫中新朝的天家气象。而这些陈设装饰都是皇后和岳贵妃二人依靠精选挑选的。

    由于今日外朝政务繁多,皇帝又迟迟不来,这些后妃们也自顾自地与交好的姐妹谈起话来。今上容貌英俊,生性多情,因此在登基前后纳了不少嫔妃,生育子女也不少,整个重华宫中各种姹紫嫣红,百花争艳。如今众人齐聚一堂,自然是莺声啭啭,燕语呖呖,只是温言软语之后,却不再有往日的和睦柔善,而多了隐藏的重重机锋。

    今上登基之前,在场众女虽然因为共享一个丈夫而微有醋意,只因为夫君能耐再大也是臣子,彼此日后利益并不值得豁出她们本身的身份品行去争抢,彼此虽有些许的小嫌隙小埋怨也能容忍体谅一二。如今皇帝接受前朝皇帝禅让登基后,众人要争夺的除了那点虚无缥缈的情爱,还有整个江山天下,除了前朝后宫之中更是隐隐有剑拔弩张的气势。

    按照规矩帝后一体,皇帝皇后主要坐在大厅最深处的正中位置俯瞰众人。因为皇帝没来,身材娇小玲珑的皇后只能单独坐在最高处宽大的海波云纹紫檀木屏风前更是有渺小。

    皇后顾氏之前育有三子,如今活下来的也只有幼小的九皇子世琳一个,因为皇后思念之前早逝的大皇子二皇子,平时衣着素淡典雅,因为今日是皇帝寿辰才着意打扮了一番,此时皇后穿着一身在袖口领口镶嵌了许多珍珠的淡黄色上衣,下系一条白蝶穿花的朱红长裙,身披着一条长长的织金牡丹披帛,远远望去颇有几分母仪天下的威仪。虽然皇后已经不在年轻,但她高高挽起的发髻还是漆黑光洁,只是精心挽好的发髻之上就插了一对垂着长长珍珠流苏的寿字金簪。在明亮烛火下,皇后脸侧的珍珠流苏静静地发出温和的光芒,与她莹白如玉的脸交相辉映。

    一直以来,皇后顾氏都是这般温和,除了她的品性之外,更多的是因为顾皇后出身于大族顾氏,顾氏在前朝不只是一门五尚书的名门,而且顾氏的父亲是天下有名的大儒,不止道德文章写得好,在地方上也是德高望重的乡绅名宦,而且在北狄入侵时候顾氏的父亲毅然决然带领家族子弟募兵抗敌。虽然顾氏一族最后失败,就连顾皇后父亲也战死沙场,但是在顾氏一门忠烈,举族高华的熏陶下,其子女的品行自然也是差不了太多。

    皇后身后那个身穿湖绿色半臂的女子则是她的贴身宫女凌真,凌真早年出过嫁,夫君也是今上身边的将领,可惜夫君早逝,凌真又在婆家呆不下,无可奈何之下只好急需陪伴昔日的旧主顾皇后。皇后负责管理六宫,而皇后宫中的各种杂事则有凌真负责管理。

    在她左下首就是身受皇帝宠爱的岳贵妃,岳贵妃身后则是她的贴身大宫女轻语,轻笑。岳贵妃是兵部尚书岳青襄女,岳青襄是前朝降臣,今上登基之后,岳青襄为了表示臣服,特意送了小女儿岳澄若入宫。因为岳氏美貌慧黠,年纪又小,再加上今上特意安以岳青襄为首的前朝降臣,便对于入宫的岳澄若极为宠爱,不但和她生育了六皇子世琪和十皇子世璂,而且接连提升她在宫中的位份。前几年最得陛下宠爱的苏贵妃过世后,今上突然将岳氏册封为贵妃,可见岳氏颇得皇帝看重。再加上岳氏之父岳青襄才干优长,在处理兵部事物游刃有余,今上怜惜他才能也打算让他入阁辅政。如今的贵妃岳氏既有皇宠子女,又有家世背景,如今在宫中地位竟然直逼皇后了。

    岳贵妃虽然表面上对皇后恭敬小心,但是说话间神色自如,外加一身鲜艳华丽的红色衣裙,其中气势竟然比皇后还要飞扬肆意。

    此时此刻的岳贵妃正处在女子最为娇艳妩媚的时候,因此这身新作的大红衣裙将她原本酒国色天香的容貌衬托得更是光彩夺目。也因为岳贵妃头上凌云飞月髻上一支镶嵌了各色宝石的累丝金凤钗和旁边一对灿烂辉煌的牡丹流苏金钗而熠熠生辉,也使得坐在皇后下首的她居然成了重华宫的焦点。与此同时,岳贵妃谈话间,她头上牡丹流苏金钗下垂的红宝石流苏和她长长垂下的红宝石耳坠微微颤动,闪烁着瑰丽且迷离的红色光芒,昭示她一直以来盛大昂扬的宠爱。

    当然岳贵妃和皇后之间早已经无话可说,故而岳贵妃和她下首的文贤妃在窃窃私语,二人饶有兴致地谈论着珠宝以及儿子们在上书房中的表现。而文贤妃身后的大宫女书文,书雅则静静地立在主子身后轻轻地为文贤妃摇扇。

    此时文贤妃,正穿着一身碧色衣裳,灵巧的灵蛇髻上插着几根没有任何流苏的羊脂白玉钗。其中羊脂玉钗晶莹剔透,竟没有一丝瑕疵,竟将贤妃如画的容貌衬托的沉静内敛,颇有一种含而不露的书卷气息。

    文贤妃虽然也是官宦人家的小姐,但是比起皇后和岳贵妃这种世家之女,文贤妃的家世就差了很多,也因为她是皇帝身边最早的几个女人之一,再加上文贤妃聪慧秀雅,之前经常帮皇帝处理案牍之事,对于皇帝的大业也是功不可没,因此才封了贤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