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31章 有赵卿相佐,我有何虑之?(求订阅


    说道:

    “说的没错。”

    “我见父皇的次数比十兄多多了,我为何要在意这些?何况十兄越受父皇重视,大兄长才是最着急的。”

    “我因何要担心?”

    赵高道:“正是如此。”

    胡亥道:

    “理是这个理。”

    “但这好像有点不够。”

    “宫中并不是只有我一名公子。”

    “其他兄长也在。”

    “他们也可以关心父皇,我的关心并不会凸显什么,赵卿可还有其他办法,能让我跟其他兄长显得不同?”

    赵高低眉深思起来。

    不一会。

    赵高就想到了。

    笑着道:

    “倒还真有。”

    “公子可记得臣写过一篇《爰历篇》。”

    胡亥点头道:

    “这我自然记得。”

    “那不是学室识字教材之一吗?”

    “我还背过。”

    说着。

    胡亥就真背了起来。

    “天地日月,周而复始,寒来暑往,乾坤阴阳,春夏秋冬,雨雪风霜,耕耘生计,爰历参商”

    闻言。

    赵高眼眶微红,长拜及地,神色动容道:“公子竟能背下臣写的《爰历篇》,臣实在感激涕零,臣也何德何能啊。”

    胡亥也是神色得意道:

    “这有何难?”

    “也就千字文章而已。”

    “不过,你提《爰历篇》干什么?”

    赵高起身道:

    “公子有所不知。”

    “臣当年只是一名普通宦官。”

    “正是靠着写得一手好字,被陛下认为臣颇具才具,所以才得以近侍陛下,才有了加官进爵、侍奉公子的机会。”

    “陛下偏爱秀丽遒劲的文字。”

    “当年陛下意欲规范天下文字,让满朝大臣和勘字属官吏行书写字,一共择出三人书写大秦文字范式。”

    “除了臣。”

    “剩下的两人,一人是现今廷尉李斯,另一人则是现今太子傅丞胡毋敬。”

    “当时李斯著《仓颉篇》,胡毋敬著《博学篇》,而臣写的正是公子前面背诵的《爰历篇》,三篇文字范式,虽范围各不相同,但都同样趣味盎然,因而我们三人都被陛下赏赐了食邑两百户。”

    “公子若想讨陛下欢心。”

    “当练一手好字。”

    “公子想从诸公子中脱颖而出,就当在这些细节上下功夫,只有让陛下满意了,公子才有机会成为储君。”

    胡亥面露迟疑。

    他不太想去练字。

    自己写字什么样,自己心里有数。

    练字不是一时半会能练出效果的,他更想那些能快速见到成效的方法,他不喜欢在这些事情上花时间。

    见状。

    赵高冷声道:

    “公子这时怎能退缩不前?”

    “公子既然已经下定决心争储,就一定要倾尽全力,不然公子这些年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了?”

    “练字有何难?”

    “不过是每日勤加练习罢了。”

    “有臣在。”

    “公子练手好字,只是时间问题。”

    “公子本来每日都要抄写律令,只要稍作文字规范,抄写律令就是在进行练字。”

    “公子已优胜其他公子。”

    “等公子的字迹更上一层楼后,上呈奏疏给陛下,陛下观之必眼前一亮,对公子大加赞扬,对公子这么大有裨益的事,公子岂能顾若惘闻?视而不见?”

    赵高恨铁不成钢的看着胡亥。

    胡亥也是有些恼怒。

    他实在不想练字,觉得这就是浪费时间、瞎折腾,但他一向没有主见,见到赵高这么义正言辞,眼神也迷离起来。

    良久。

    胡亥叹了口气,有气无力道:

    “那就依你。”

    “练!”

    赵高眉头一皱,但见胡亥答应,也是没有再说。

    他起身,去到一旁的大案,铺开几卷空白竹简,用羊毫笔点了一下墨,提笔书写起来。

    胡亥略作迟疑。

    还是去到案旁,静静观摩起来。

    另一边。

    嬴政揭开盛汤的青铜罐盖,看着羊骨汤上的厚重油花,以及上面飘着的零星药草,他只感觉心中一阵反胃。

    他还记得秦落衡的叮嘱。

    虚不受补。

    身体未康复前,当以清淡为主。

    眼前这羊骨汤不仅油腻,还散发着阵阵药香气。

    对寻常人家而言,眼前的羊骨汤一定是珍馐佳肴,但在嬴政眼中,这羊骨汤却是有害之物,不仅不能滋补身体,反倒还会加重身体的负担。

    嬴政眼中闪过一抹厌恶。

    弃之如履道:

    “来人。”

    “把这汤连罐给朕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