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四章 感动

    第二天,被阿妹和阿嫂两个人架着,拖着一群孩子,当然少不了我阿哥这个免费义工又去逛街了。阿妈年纪大了,这几天爷蛮辛苦了,就留在家里准备点东西,因为下午我要去念国家里。

    一天逛下来,大包小包拎了一堆,两个孩子刚穿的新衣服,又给换了一茬。而且还给买了两套合适大丫尺寸的衣服,又给添置了小书包,文具,反正是一大堆吃的用的。

    建国此时奔溃的,不但出力还出钱,最后没办法拿,买了个蛇皮袋,像个逃难的一样背着东西跟着我们后面。

    最后实在逛不动了,一大家子来到这个城市的标志“外滩”。百年的沧桑洗涤着这个从渔村变迁来的繁华都市,孩子们眼里,以前都是土墙红瓦的房子,常见的最高的楼,就是家属院里那栋四层的干部楼。

    哪里见过那么雄伟的建筑群,一时也被这样的场景给震撼到了。遗憾的是没有照相机可以留住一张留念,记录此时眼前的景色。一家人在外滩上漫步,突然前方一群人群好像在缓慢移动,像是发生什么事情了!我们也好奇的上前张望,一看原来是新闻记者在做采访。

    二丫很好奇但是看不到,美兰一看就把小家伙抱在手上高点位置让孩子看。采访的记者在哪里随访,正好在人群的空隙里看到一个小女孩眯着月牙的小眼睛努力的探望着,随后对着她笑笑。

    二丫神不知鬼不知的忽然挥手向那位女记者摆摆手,女记者看了一眼,然后带着采访组慢慢朝着我们的方向过来。

    人群逐渐分开让道,人流随着过来。二丫一看一招手,呼啦一群人流就过来了。竟然没有害怕,而是又努力的挥了挥手,美兰看着孩子挥手后,一大群人过来,倒是有点害怕,想着赶紧走吧。还没等她放下孩子,准备转身。

    女记者抢先几步上来,在不远说“这位同志,您等一下。我们是上海电视台的,正在拍摄一段外滩采风的节目片段。能采访一下你们吗?”

    美兰很紧张,回头看看哥哥建国。建国到底是厂办的干部,应对这样的大场面有一些底子。然后上前把东西放下来,走上前露出稍许紧张的微笑说道“您好,记者同志。我们是一家人,可以接受您的采访”

    女记者笑笑说“好的!同志您是从外地来上海的旅游的吗?以前来过上海吗?”

    “我是本地人,今天带着远从边疆回来的探亲的妹妹和家人来逛一下外滩。”

    这个边疆的点好像激起了记者的浓重兴趣“哪位是您的支援边疆建设的妹妹,我们能采访她一下吗?”

    建国回身指着我说“这位就是我的阿妹,十几年前就支援到新疆去的。”

    女记者赶紧示意摄像师,摄像师拿着镜头对着我,然后女记者带着随和的微笑问道我“这位同志,您作为一名将青春和热血奉献给祖国边疆建设的建设者,此时此刻能不能谈谈对上海那么多年的后变化和此时的心情吗?”

    我此时有点紧张,但是起码以前也是当过代理连长的人,慢慢的放缓呼吸,面带微笑的对着女记者说道“我很激动,虽然时隔十几年后带着孩子重新回到我生长的地方,但是我看到现在的上海比以前更加繁华,这是我们那么多支援边疆建设的支边和知青同志们都做梦都想看见的,也是当初我们的我们远赴边疆建设的初衷,希望能将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

    “多么朴实的回答,这就是我们那些当年放下城市优渥的生活,奔赴千里之外的塞外不毛之地,他们用他们辛勤的汗水,辛苦耕耘,保卫和建设着祖国的边陲。让我们向这些这些默默耕耘在祖国边陲的知青同志,致以崇高的致意!”女记者对着镜头,和在场的人们用慷慨激昂的词语,陈述着!

    周围不知道谁第一个鼓掌,然后随后掌声如春雨炸裂般轰然想起。这一刻我是激动的,我们没有被这个时代遗忘,还是有很多人们看到和懂得我们付出,知道在哪些不毛之地,和荒凉的荒野中,有着一群当年怀揣着热情和理想的青年,默默的在祖国各地为了这个国家的繁荣做着贡献。也许时代的车轮会慢慢抹灭这段记忆,但是历史的刻印回牢牢记住,那群曾经充满热血和激情的人们。

    采访告一段落,然后大家让开,女记者让摄影师给我来了两张合影。并记录了家庭地址,告知稍后会邮寄给我们。

    走的时候,女记者过来要求抱抱二丫“小囡,你叫什么名字呀,你好可爱呀!”

    “我叫二丫,阿姨!”二丫眯着眼睛糯糯的说。

    “真可爱,摄影师,给我们来张合影。”女记者对摄影师说道。

    摄影师赶忙上前准备拍摄,女记者挥手说“等等!”,然后将胸前的一只钢笔拿下来,然后蹲下和二丫一般高,带着亲和的微笑“阿姨送你一只钢笔,希望你以后好好学习,好不好二丫?”

    二丫看了看我,我点头表示默许。

    “好的,谢谢阿姨!”二丫又开始眯着月牙般的小眼睛笑着。

    “真乖,好小囡!好了可以拍了,师傅。”摸着二丫的小脸,对着师傅说道。

    师傅其实已经拍了好多张了,现在正式摆好动作,刚照了两张,然后对后面的人说“不好意思几个小朋友,你们让让,我要照几张相片”

    一群还在自带入镜孩子,听到摄影师的话后,大人们都识趣的把孩子拉走。

    “好了,瞿老师。”摄影师拍好示意到

    女记者对我笑笑,伸手出来“谢谢你们!”

    我有点莫名,不知道她在谢什么,但是还是伸出手来和她握了握。然后她挥挥手,对着二丫笑笑就离开了。

    “妈妈,那个阿姨是做什么的呀?”二丫好奇心又上来了。

    “那个阿姨是一名记者呢,就是到处走走看看,问问别人在工作呀,生活之类的。”我也说不好,只能按照二丫能理解的方式告诉她、

    “哦,挺好玩的,我长大了以后也要当一名记者。”二丫高兴的说。

    “我们囡囡好厉害,来让舅舅带你骑头颈,让你看的远远的,以后做一名了不起的人”建国把二丫举起来放在头颈上。

    二丫很高兴,坐在舅舅的头上无比的高兴。最后大家走累了,也逛够了,孩子们精力消耗完了,就变成四个大人,一人连抱带牵的带着四个孩子返程回家。

    到了家,母亲早就把饭给做好了,说今天早点吃,一会建国要回家,美兰一会晚点陪你姐姐去婆婆家。虽然中午吃了点,才过了没两个小时,但是大家都累了,赶紧吃完。阿哥一家就此告别了,大人还好,几个小家伙玩到一块去了,走的时候还不肯离开。最后劝了好半天,才把这两对兄妹劝离。

    两个孩子都玩的累的,在床上睡着觉。我也准备一下,晚上去婆婆家。回来的时候,念国也给家里发了一份电报,但是只是说要回来省亲,可能要回家看看母亲。又怕家里兴师动众的,到时候怕我这里不好安排时间。

    我将家里带了的那剩余的一半特产装好,然后又将这几天家里送的一些糕点又装了一点。等到晚饭时间差不多过去了,我和美兰抱着已经醒过来在哪里玩的两个孩子,带着包裹就去了。

    经过熟悉的街道,菜场除了改造和扩大了一下,也是没有多大改变。转进弄堂里,敲开念恩家的大门,门很快就开了。

    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同志开门,疑惑的问道“您有什么事?”

    “这里是念国家吗?”我有点不确定,因为我和念国是在塞外后来才相遇相爱的,家里人都没见过我们,除了他阿妈和小时候的念恩。

    “是呀,弄是阿里位(哪一位)?”男同志接着说。

    “我是念国的妻子,我叫庞美娟”我赶紧回答到。

    “阿嫂?你是我阿嫂?快快快,快进来!我是念国的阿弟,我叫念业。”念业一听是从未见过的阿嫂,显得既热情又激动。

    进了门,我看到屋子里并没有其他人。觉得很奇怪,怎么都不在呢?

    “阿弟,阿妈,阿爸和其他人呢?”我不解的问道。

    “阿嫂,你来的真的不巧,电报我收到了,在那之前阿妈,阿爸和二哥都去乡下去了。其他三哥都结婚搬出去住了。就我还没结婚,还住在这里。”

    “这样啊,那阿妈他们怎么这时候下去了,家里是有事情吗?”我继续不解的问道

    “老家的人,好像今年要做什么祭祖,然后老家来信,希望阿爸他们都回去,一起在乡下过年。”

    “哦,这样的,你二哥回来了?他不是支边到云南去了吗?”

    “是呀,二哥提干了,好像要调回来,所以今年回来打点一下。正好陪阿妈他们回乡了。估计要正月初十五后才能回来,阿妈他们这次也想乡好好休养一段时间”

    “呀,你看我光顾着说这个事情,二丫,小三,快点叫小阿叔。”

    “小阿叔,好!”两个孩子都跟着叫了起来。

    “啊呦,这个是我的大侄女和侄子吧。”你念业搓搓手,然后把老三给抱了起来。

    这回轮到二丫受冷落了,二丫看了看我,然后过来用手牵着我,我对她温和的笑笑。

    “阿嫂,你这次来,准备那时候走,说不准还能碰上。”

    “我大概初八就要返回去了,如果这样的话,估计不一定能碰的上。”

    “这就可惜了,阿妈倒是很想看看自己的孙子,我明天联系一下阿妈,如果能早点上来最好不过,这个孙子可是她心心念念的想着。”

    “好的,如果有消息,我给你留个地址,你方便的时候告诉我一下。如果不在家,你告诉家里人,他们会转告我。不过工作日白天可能没人,晚上应该都有人的。这些是我带的特产,给你们尝尝鲜!”

    “这怎么好意思,阿嫂你们那么远还带那么多东西来。我阿哥还好吧,听二哥回来说,你们那里很艰苦。”

    “你阿哥蛮好的,他工作忙,等空点了,近些年也是想回来看看的。”

    “是呀,一别十几年我都没见过阿哥了,小时候他对我最好了”念业一边抱着小三摸着他的头,眼里沁出泪光来。

    “他和我也一直提你,说你小时候最乖了。和你这个侄子很像!”

    “阿嫂,你等我下!”念业转身抱着孩子就进去内房去了,然后过了一会出来,拎着一大包东西。

    “阿弟,你这是干什么呀。”

    “阿嫂,这些东西,我早就准备好了。想着你们来,给你们带回去。东西不是很多,你别介意。这几天烟你给我阿哥,里面还有些罐头,巧克力,和麦乳精,奶粉。你带着回去给孩子们吃。我也不知道买什么给你,这个还是问了工友说,这个是雪花膏和雀翎搽手霜,给你阿嫂”

    念业有着和他哥哥一样的憨笑,但是显得更白净斯文。一股脑的把东西塞在我手上,继续说“阿嫂,你千万别推辞,我们在这里再怎么条件也比你们那里好。我现在再卷烟厂工作,这些烟都是平时发放的福利,我攒下来的,不花钱。”

    “阿弟,我带你哥,和孩子们谢谢你。自己家人,我不矫情,东西我都收下。这个是我阿妹美兰,如果有什么事情,我不在你找她都可以的。”

    美兰上前招呼道“阿哥,你好!要是以后有什么事情,你找我就好。”

    突然发现念业有点脸红的样子”阿妹,好的!以后有什么事情,就找你.阿嫂,太晚了,外面开始冷了。你带着孩子先回去吧,有什么消息我第一时间通知你。”

    我看时间差不多了,念国的阿妈也不在,只能下次了。相互道了再见,和美兰抱着孩子就出了门。念业一直送我们到外面菜场的门口,看着我们走远,才进去。

    到了家里,我和阿妈说了情况。母亲感叹这么不凑巧,也只能下次看有机会再去了。我带着孩子洗漱好,给小三脱衣服上床睡觉。

    外套脱下来,对折的时候感觉,口袋这么硬邦邦的。将小猎装的左侧口袋打开一看,一个厚厚的红纸包着一叠五块,十块的纸币。

    上面有张纸条,我赶紧拿起来看。字迹很清秀,话不多“阿嫂,你好!这些钱都是我自己的工资攒的,哥哥结婚我那时候还小,没有能力送贺礼。这些钱就当是你们结婚的贺礼和给孩子们的满月的份子钱,虽然钱不是很多,但是是一片心意,请一定收下!念业,阿弟,敬上!”

    这肯定是刚才进去拿东西,怕当面给,我不要,才趁着孩子不注意,塞到口袋里的。我这才清点了下,足足有三百元!当是觉得眼眶又不争气的红了,这份礼太大了,这相当于大半年的工资。加上哪些礼物,起码一年的工资。手里感觉无比的沉甸甸的,那是种亲情的牵绊,每一张纸币不在是数字,都是一份对哥哥的思念和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