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2章 第二十一章自知不负广陵春

    从湘水处回了封家后,封羽写了密折送入京都呈予圣人,便将蓝珍的状纸交与了王硕知府,又命封家中人暗中将蓝珍和蓝珍手中的人证物证送进京都,并将那只琉璃钗包好送去广陵天宁寺。王硕知府十分感怀封羽除妖卫道,匡扶楚州之事,对着封羽连行了两次礼。

    “之后的事,便是审刑院和大理寺的事了。我们封家不便插手。”

    确实,想想封羽一个修仙世家出身的人,还要帮着处理朝中诉讼案子,我亦觉得不妥。

    圣人很快下了第二道密旨,命封羽追查陈家的昔年旧事,我便跟着封羽来了广陵。

    “圣人为什么选你啊?我还以为这事一结,我们就该回京了。”左右无事,我便将手上的红绳转来转去,看着它在我的腕上勒出一道浅浅的红痕。

    “若是寻常家族,自然不需我们插手。但广陵陈家是百年世家,即便已分了家,业已大不如前,然则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若不是有铁证如山,圣人想直接下手抄了他们的家,也是不行的。这次让我去,便是暗中察看,情况是否属实,蓝珍可有夸大其词。”和从京都至楚州一般,此次依然是行水路至广陵。封羽拿了本《道藏》在看,修长的手指拂过一页纸张。看来封家的国师人选,还有个隐藏要求,不能晕船。

    圣人的理由选的也挺好,让封羽去广陵采购些可以炼制丹药之物,点名让陈家襄助,连采购单子都列好了。能当皇帝的,果然不是一般人。

    国朝虽有皇商,但向民间采购药材之事也并不鲜见,尤其是江南这样的,除大周边境碎叶城之外,国朝的药材第二大聚集地。

    不过这趟公干,我倒是开心的很。久在京都中人,确是难以抵抗江南之地的软风软水,青山碧泉。

    广陵是江南重镇,素来多商贾、多美女、多风流。我们乘水路进了广陵,一路上见到的景致,与端方守直的京都和神秘奇异的楚州大不相同。

    弄玉轻盈,飞琼淡泞,袜尘步下迷楼。试新妆才了,炷沉水香毬。眼前的琼花纷纷扬扬开了半城,随风而散落在船上,带起一阵阵花瓣香风,这是广陵春日的盛景。听闻圣人曾将琼花移植入宫城之中,那花却未活过一年就枯败,只好又送回广陵。广陵烟花之地众多,沿水一路看过去,各式花船竟停的满满当当,足有数十只之多。花魁娘子、行首舞姬立于船上,丝竹声不绝于耳。琵琶、装饰华美的长琴、筝、瑟、音色清脆绕梁的笛、凡是我能认得出的乐器,此处应有尽有,甚至还有几种我并不识得的家伙什。

    每一艘花船上都有一名或几名歌姬,无不蒙着轻薄的面纱,只露出一双含情目,那面纱料子微透,岸上行人目力好些的,可从中窥探一二,瞥见佳人面纱下的几分真容。

    我十分想上这些花船上看看,被封羽拎走了,我想,他大概是怕我坏了他们封家的清誉。

    我瞄见有船上美人总往我们这边看,不过在看清封羽身上穿的是仙鹤云纹的道袍之后,又缩了回去。看来在国朝,封家的道士原是不被花魁娘子们喜欢的。

    既然封羽不让我上花船看看美人,我只好一路买点心。清炖蟹粉狮子头、千层油糕、三丁包子、荠菜卷广陵小吃,属实好吃。封羽和无涯不吃,我便和连璧边走边吃。江南的荠菜,比京都的荠菜生地更加鲜嫩,是以广陵的荠菜卷比京中的好吃很多。

    我把最后一只蟹粉狮子头吃完之时,便到了陈府门口。

    陈府是前朝时的老宅子,听闻连房梁都是用的金丝楠木,燕襄帝在对广陵陈氏下手之时,并未将这座宅子罚没,是以眼前的陈府仍如当年一般,只看上去陈旧些。国朝世家大族多喜用古董字画、玉器金器来装点门面,而陈府却是一件也不摆,内里陈设十分简陋,甚至可以用寒酸二字来形容,广陵陈氏果然是已式微多年。

    一进府门,封羽说明来意,陈家一众人接旨之后,家主陈仁的眼珠子转了转,满脸堆笑地号令下人准备厢房,大有让封羽在这里久居的打算。陈家家主陈仁靠着祖上的荫封,在广陵当地做着个不大不小的漕官。陈家除了家主之外,几位子孙也有些荫封,陈家长子陈德便和其父同属漕司。陈家老太爷陈芜致仕前,也是漕司的属官。官阶虽不高,但以广陵的地理位置而言,漕司的属官,显然是肥差。

    “少国师容禀,这张药材清单里,有几味并不好寻,还请少国师先在府中住下,待下官将药材配齐,再给少国师送去。”陈仁向封羽拱了拱手。

    陈德瞧见站在一旁的我,又看了一眼封羽,讨好地发问道:“少国师,不知这位小姐是?”

    “族中亲故之妹,出身青州裴氏。”封羽搪塞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