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9章 第十八章广陵陈氏

    回了楚州封府后,封羽便令连璧去查近些年出身广陵陈氏、嫁入楚州的世家女子,以精通箜篌且年寿不永之人为重,连璧领命而去。

    未及午饭的时辰,连璧便将收集好的结册送来,封羽一面展开看,连璧一面在旁加以解说。

    “广陵陈氏近三十年来嫁入楚州的女子共三位,一是一个没落旁支之中的庶女,嫁与楚州书院的教书先生张端,如今年四十六,育有三子一女,都已成婚生子,在楚州当地生活,以耕读为生,家中关系和谐,夫妻俩感情很好,楚州书院的孩子们都很喜欢他们。另外两个是大房的嫡长女和她的亲妹妹,嫁的是同一人——楚州甄家的老爷甄义甫,甄家在楚州是大富之家,在楚州堪称首富。楚州水上的生意他家占了七成。这位大小姐二十岁便因疾去世,无所出。而这位二小姐,被甄义甫休弃,回了广陵后改嫁了一位商人,那商贾常年游走于江南,属下已获悉,二小姐还活着,且与那商贾育有一子一女。”

    “还有一事,主上,陈家大小姐和二小姐嫁入甄府的那一年,正是大公子娶亲的那一年。”连璧补充道。

    “陈家为何要将两个女儿都嫁过来?”

    “主上有所不知,这两个女子并不是一起嫁过来的,而是二小姐先嫁进甄家,被甄义甫休弃后,陈家才将大小姐送来。”连璧递上另一本结册。

    封羽皱了眉,我猜他们封家肯定没遇到这种情况。

    “甄府为何一年之中休妻再娶?按照周律,休妻极为麻烦,究竟是出了何种事才让甄义甫坚决要休妻?”我问道。

    “裴小娘子是京都人士,可知昔年楚州甄府百万白银求妻之事?”连璧回道。

    “不知。”我有些诧异。我以为,人族的娶妻之事是得斟酌再斟酌,相看再相看,竟然还有这一步到位的以钱财换人之事。

    封羽将两本结册都拿给我,我翻了翻,将所有线索事件连在一起,便大致能得出十年前所发生之事。

    广陵陈氏瞧不起商贾,对从商的同族凤城陈氏颇为不屑,深以为他们丢了世家的风骨,却不得不把自己的嫡女嫁去甄家获取钱财,拯救钱粮短缺、内里虚空的陈家。

    当时楚州首富甄家老爷甄义甫正妻新丧,便急着娶一房续弦娘子。甄家走的是漕运生意,主营丝绢锦缎,甄家最为鼎盛之时,楚州水面上的货船,甄家占去了七成。甄家出了一百万两雪花银,求娶世家小姐,还点名要求需得出身五大世家的千金。

    京都封家、临川王家、雍州颜家、江州谢家对此自然是不屑一顾,而广陵陈家却动了心思。

    广陵陈氏已日渐式微,若舍了一个女儿,便能得这许多钱财,焉能不动心?

    彼时陈家适好有两个未出阁的适婚女儿,正是大夫人所出的陈家大小姐和五姨娘所出的陈家二小姐。

    甄老爷彼时50多岁,而陈家大小姐年十七,二小姐年十六,甄老爷论年龄可当陈家二姐妹的祖父了。

    陈家本打算将陈家大小姐抬举了某个出身微寒的官员,便毫不犹豫地将二小姐陈丽娘嫁去了甄家。

    陈丽娘进门后,甄家却看不上整日娇纵胡闹、摆大小姐架子的陈丽娘,不出半年便将她休弃。陈丽娘被休之后,被陈家改嫁给了江南的一个商贾。甄老爷偏偏又看中了陈家大小姐陈柔娘,提出再出五十万两雪花银,迎陈家大小姐进门。彼时陈柔娘已经有了心爱之人,正是广陵当地一位姓白的读书人。这位白公子是国子监的学子,曾是国子监张祭酒的得意门生。当年他不知为何,突然出家,遁入空门后不久,下山化缘时路遇劫匪,不幸被害,祭酒大人难过了许久,还特意请封家弟子去为白生做了场法事。

    白生的死不是意外,而是广陵陈氏担心大小姐嫁过去之后会心系白生,故而花重金请了一路山贼劫道,杀害了白生。买通广陵当地官员,草草结案。却告诉陈柔娘,白生已经另娶,连聘书都下了。陈家大房活生生拆散了她二人,逼迫柔娘嫁入甄家成为续弦娘子。陈家大小姐从广陵一路南下,远嫁到两千里之外的楚州之地,却不想竟落得这么个结果。

    甄家庶子庶女一大堆,妾室通房更是塞满了几间屋子。

    甄府内的管事眼高于顶,偏又藏私,常常糊弄账册,串通几个婆子中饱私囊。府里下人都惫懒成性,喊他们做事需得喊上三五遍才慢悠悠地动起来,常常还需多使银子才能支使得动。

    甄家老爷好色成性,不出一月便染指了陈家大小姐带来的三个贴身丫鬟。

    除了蓝珍。

    那蓝珍原本也是个清秀佳人,却在一次为陈家大小姐搬运一盆文竹盆景时滑倒,被庭院中地面上的沙砾石子划破了脸,留下了一条长长的伤疤。既破了相貌,自然为甄老爷所不喜。

    陈家大小姐嫁入甄家三年后有孕,甄老爷却日日流连于花街柳巷和妾室通房的房中,未有一句关切之语。

    最终,陈家大小姐难产而死,一尸两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