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四十三章 大明猛将常遇春:干就

    常遇春眼前一花,就来到了副本内。

    迅速适应了周围的场景后,常遇春带着手下骑兵找到了前方的李璋。

    “老李,俺的兵就交给你了,俺去会会那完颜宗弼!”

    “老杨,你这是哪儿学的方言?能不能好好说话?”

    “不要在意这些细节,俺走了!”

    简单的交接完毕,常遇春便单枪匹马的向金兵大营的方向冲去。

    常遇春一边赶路,一边适应着自己的武器和铠甲。

    武器方面,常遇春本来就是用枪的,不需要做过多的调整。

    随便把手的长枪晃了晃,常遇春就知道,这东西质量差不了。

    长枪这种武器,从制造工艺和制造材料来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要么像李存孝的混铁槊杆那样,直接全用金属打造。

    这样的枪杆,舍弃了枪杆的柔韧性,把重量和坚硬拉满,适合于那些天生神力的武将。

    另外一种,则是江湖人常用的木杆枪,也叫白杆枪,腊杆枪等等。

    以特殊的技法,对原木枪杆进行数轮浸泡与晒干,有些类似制造藤甲的工艺流程。

    这种枪杆,柔韧性极强,普通的江湖决斗,也不太容易被砍断,但却不适合战场。

    最后一种,则是大多数武将们都偏爱的复合枪杆。

    这种复合枪杆,最早发源于春秋时期。

    当时主流车战,士兵们站在战车,用长兵器攻击敌人。

    这就要求车兵的长杆武器,杆身既不能太硬,以免冲击敌人的时候把自己也伤到了。

    也不能太软,不然随便几下被敌人砍断,车兵就成了摆设。

    如何在兼顾强度的同时,还能保持一定程度的韧性,便成了各个时代的铸枪大师们毕生寻求的答案。

    符合枪杆发展到了宋代,就基本完成了工艺定型。

    因此,常遇春手这把复合大枪,虽然材质比起明朝时期差了少许,但整体手感却相差不大。

    除了手的这杆复合大枪,常遇春身的铠甲,就没什么特别的了。

    杨再兴同款,先前蒙恬进副本的时候,也是这身锁子甲。

    常遇春没有蒙恬那样的额外任务,他进了副本,唯一的任务就是冲榜!

    视线中,整个金兵大营外,都有一层淡淡的光墙。

    耳边传来提示音,光墙以内,便是副本杀敌的指定区域。

    抬头一看,天空的云层,出现了巨大的倒计时。

    还有接近一个时辰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