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四章 红夷大炮

    第二天,老钱早早起床准备宴席。按照村里的习俗,家里有大事就摆个几桌,有需要帮忙的大伙就凑个份子,有喜事的大伙就凑个热闹。

    堂屋内,文巽今天难得高兴,便挥毫写了几副对联。钱进则在一边观摩。

    “进儿,你也来写几个字看看。”

    “额,舅舅,有些拿不出手,您还是饶了我吧。”

    “写的不好怕什么,莫要推脱。”

    钱进见拗不过,便接过毛笔。略一沉思,便提笔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文巽皱了一下眉头,说道:“进儿,你这首诗的格式、意境都不差,只是你这个年龄,作的诗却是有些暮气沉沉啊。”

    钱进暗暗乍舌。他昨日见母亲和舅舅团聚,心伤自己一个人飘零到这个世间,偏偏又不能对人倾诉。恰好重阳节又快到了,于是他便写了一首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这时,屋外走来几人。钱进一看,原来是徐布政和李县令登门,便赶忙迎进屋里。

    “老弟,恭喜你寻得亲人啊。”徐宝禄一进屋,便连声恭贺,完了又返头看了一下李县令,说道:“你别小看李德茂这人精,关键时刻他这眼力劲还是不错的。”

    “徐兄,多谢你一直关照在下。等下要多敬二位几杯薄酒,聊表谢意。”

    老钱和文氏见来了高官,也赶忙过来行礼。徐宝禄从衙役那里取出二十两银子,递给老钱。李德茂也给出十两银子。

    老钱急忙说道:“两位上官光临寒舍已是荣幸,岂敢再让二位如此破费?”

    “钱百户,听说你田产被夺,要养活这一家大小也不容易,这些银子你便收下,没人敢说你。”徐宝禄柔声说道。

    老钱听出徐宝禄对他有回护之意,便赶忙道谢。

    徐宝禄又对文氏说道:“令兄这十来年不容易啊,江西到广西大大小小的府县都跑遍了,到现在也没成个家。不过总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文氏侧身道了个万福,说道:“多谢徐布政记挂。家兄说了,您对家兄一直多番照应,民女在这里谢过。”

    徐宝禄又转头对李德茂说道:“李县令,你这观海城是个福地啊。看来我以后要多来你这转转。”

    李德茂慌忙答道:“徐布政要来自然是下官的荣幸。”

    “哈哈哈哈……”

    这时酒席已备好。老钱便引徐宝禄等人在堂屋正中这一桌坐下,然后自己坐下首位伺候酒菜。

    徐宝禄对老钱说道:“钱百户,你生了个好儿子啊,小小年纪便中了秀才。为何不叫他过来一起用饭啊?”

    老钱听得徐宝禄夸自己儿子,心里略有些得意。于是把钱进叫过来,与自己同坐一条长凳。

    徐宝禄端详了一下钱进,笑道:“你小小年纪便中秀才,可喜可贺。不过功名之路还很漫长,可千万不要固步自封啦。”

    钱进甜甜一笑,应道:“徐布政教诲,学生自当铭记。”

    徐宝禄又侧头看了文巽一眼,笑道:“说起来,你舅舅可是当之无愧的神童,他六岁便中得秀才,十二岁便中举人,到十八岁的时候便是状元郎了。当年,你舅舅的大名在京城可是如雷贯耳啊,要不是阉党陷害,你舅舅差点就成了驸马爷咯。”

    “徐兄,过去之事不提也罢。”文巽似乎不太愿意被提起那段往事。

    钱进心中纳罕,原来舅舅当年这么出名,于是说道:“学生有舅舅一半聪颖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