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4章 生命值三定律

    ……

    定律二:游戏规则是不变的,生命值存在消耗和补充现象,且消耗始终大于补充。

    如果受到小于的消耗,我们的生命值就会减少,当然,有时候也可以到补充。

    在游戏中比如被小兵砍一刀,中个飞镖什么的,血槽会下降,但如果打到生命药剂,就能补充一定生命值。

    而在我们现实中,我们思考,走路,甚至心跳,呼吸睡觉都在消耗生命值,我们通过吃饭来补充生命值,而我们吃得蔬菜、昆虫、鸡鸭鱼肉原先都是生命,它们身上可能有类似于游戏中血瓶一样的物质,可以为我们提供生命值补充。

    不仅是动物,植物也存在用其他生命补充生命值的现象,庄稼地里上粪长得好就是这个道理。

    其他生物的残留物中蕴含的生命值,会让植物生长的更茂盛。

    那么,有人会说,我们不停的狂吃,不停的补充生命值,不就能长生不老了吗?

    这显然不成立,我猜测:现实中的生命值可能是补充不全的,比如生命值损失了100,我们可能最多能补充到99,就像我们生了一场特别重的病,即便治愈,也很难恢复到有原来的状态。

    再比如我们平时碰伤会留下一个疤痕而不能回到以前是一样的道理。

    也就是说生命值的上限只能被不断减少,不能增加。

    通过食物补充生命值,可能是取决于生命值消耗与吸收的平衡,过多食物可能导致适得其反,只得增大体型,加快生命的消耗。

    所以消耗永远大于补充。

    ……

    定律三:游戏难度是递增的,生命值消耗会由量变引发质变。

    每款游戏的通关难度都是递增的,我们生命损耗是会由量变引发质变的。

    比如熬夜,熬一次夜可能损耗的生命值是0.1,微乎其微,但长期熬夜就不是0.1+0.1+0.1这么简单,一点一点的消耗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引发心力衰竭等能够大量消耗生命值的疾病,甚至可能达到一定极限,会立刻消耗掉所有生命值。

    这就是为什么长期熬夜会出现猝死现象的原因。

    再比如病毒破坏我们的细胞:一个细胞遭到破坏,对我们的生命值消耗可能只有亿万分之一,但当我们一个器官或者组织,比如皮肤,比如心、肝、脾、肺、肾等任何一个脏器10%细胞被病毒入侵,就可能迅速将我们生命值消耗见底。

    我们平时所说的注意饮食,保持好的心情,保持好的睡眠这些保健方法,都是为了减少生命值消耗,或者是保持生命值消耗和补充平衡的状态。

    而我们所说的亚健康状态,就是存在生命值不正常的持续消耗,存在量变引发质变的可能性。

    如果上述生命值理论成立,那么我们想要长寿的方法也就便得极其简单:一、减少生命值消耗;二、及时补充生命值。

    既然生命值补充可能会取决于消耗与吸收的平衡,那么唯一能够延长生的方式就只剩下了减少生命值消耗这一条。

    比如我们的医生急救病人的时候,大多是先安定病人的情绪,让你放轻松,均匀呼吸,不要想太多,这都是让人体减少生命值消耗的表现。

    我们日常在生物学上有很多这样的案例:

    蜂鸟是非常迅捷的生物,飞行前进时速可达45公里,振翅频率由小型蜂鸟的每秒70-80次到大号蜂鸟的每秒10-15次。心跳同样快速,由休息时的每分钟500-600次到活动时的每分钟1000多次,生命值消耗很大。

    但为了减少这种过度的生命值消耗,蜂鸟会在夜中进入蛰伏状态,它们的体温在蛰伏期下降20-30℃,心跳降低至每分钟50次,呼吸也会大幅度减少。

    由于较高的生命值消耗,蜂鸟一天之内可吸食相当于身体质量的花蜜,来补充消耗的生命值。

    即便是这样,蜂鸟的寿命也仅有4~5年。

    而动作慢吞吞的乌龟,据史料记载可以活到800年,因为龟的寿命长,我们民间才有“千年王八万年龟”的说法,而且乌龟不仅平时就动作慢喜欢休息来减缓生命值的消耗,在冬天北方种类乌龟还会进入冬眠状态,进一步减少生命值的消耗。

    无论是蜂鸟的蛰伏状态,还乌龟的冬眠,都是减少生命值极致表现。

    而且在我国佛教和道教的养生之道中,都讲究的是心境平和,生活规律,这些也都是减少生命值消耗的表现。

    ……

    这让我想到了人体冬眠技术,据说世界上已经有很多科学组织在研究人体冬眠技术,我现在也很坚信这一点是可行的,如果人类能够通过冬眠,将生命值消耗降低到一定程度,将像我们的游戏可以按暂停键那样,那么我们实现永生,也是极有可能的。

    生命的很多奥秘正等着我们去揭开。

    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这场生命游戏中玩得精彩。

    余小星在幻想中渐渐睡去,嘴角带着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