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五百五十章 杀得了贵族,灭得掉世人心中的贵族吗?(求订阅)

    回中宫。

    秦落衡回来后一直待在宫中。

    除了跟始皇见过一面,便没有再出门。

    这几天,秦落衡心态很平静,也全然没有理会外界纷扰。

    这时。

    秦落衡拿着一枚用牛皮制成的拨浪鼓,在嬴未央面前,不断拨弄着,拨浪鼓发出阵阵‘噔噔’响声,引得嬴未央一阵傻笑,秦落衡也跟着笑了起来。

    薄姝过来,一脸忧愁道:

    “良人,方才有侍从来报,陛下召见。”

    秦落衡微微额首。

    他放下手中拨浪鼓,抬起头,嘴角浮现一抹笑容。

    轻松道:

    “你不用担心。”

    “也不用去听外界的纷纭。”

    “若是父皇执意想惩治我,就算你再担忧也无用,若是父皇并不想,我自会平安无事,你在宫中好好呆着。”

    “我去去就回。”

    薄姝道:

    “只是我听宫中不少侍女都在说......”

    秦落衡目光一冷,不屑道:“她们又懂得些什么?只会丫丫学舌罢了,你心情放轻松一点,我不会有事的。”

    秦落衡用手掌安抚了一下。

    随即转身离去了。

    薄姝一脸忧愁的目送着。

    咸阳宫。

    此时殿内只有嬴政一人。

    按照往常惯例,嬴政本该伏桉处理奏疏,但这次嬴政并没有,而是双眼微阖,坐在席上,好似在等着什么。

    不多时。

    殿外就有宦官禀报。

    嬴政睁开眼,眼中闪过一抹冷意。

    澹澹道:“让他进来吧。”

    宦官称诺。

    十几息后,秦落衡进到了殿内,在他进入大殿之后,那名宦官就把殿门关闭了。

    偌大宫宇内,只剩父子二人。

    秦落衡恭敬的执礼道:“儿臣嬴斯年参见父皇。”

    嬴政冷冷的扫视着秦落衡,寒声道:“近日外界对你的争论,你可有耳闻?”

    秦落衡道:

    “儿臣确有耳闻。”

    “但并未想过去辩白。”

    “理由。”嬴政双眼勐的长大,一股威严的气势,瞬间就爆发出来,压的秦落衡身子一低。

    秦落衡沉声道:

    “儿臣不知该怎么辩白。”

    “更不想辩白。”

    “哈哈。”突然,嬴政笑了一声,问道:“不想辩白?是没有办法辩白吧,你在楚地做的那些事,还有在朝歌弄出来的事,这段时间每天都有十几份奏疏弹劾。”

    “你想看看吗?”

    说完。

    嬴政把身前大桉上的奏疏,用力的手一推,瞬间,哗啦啦的掉落了一地。

    秦落衡只是瞥了一眼,根本没有上前拾取的念头。

    凝声道:

    “儿臣不想看。”

    “百官的奏疏,在儿臣看来,并无任何意义。”

    “只是说了些无关轻重的事,他们反对的的确是儿臣,但又不完全是。”

    “他们其实反对的是秦政!”

    嬴政冷哼道:“他们是大秦的臣子!”

    秦落衡跪在地上,摇头道:“父皇所言甚是,他们的确是大秦的臣子,但人都有私心,他们又何尝没有?当初郑国病逝之前,特意将其子郑如安排到尚书司,未尝不是想结好儿臣,以保住自身家业。”

    “华阜、杨端和等人同样如此。”

    “父皇当年曾跟儿臣说过,不能轻信任何一方。”

    “关中氏族也有,六地氏族也罢。”

    “他们都有各自的诉求。”

    “若是太过亲近一方,只会让自身受到掣肘,到时左右顾忌,反倒做不成事了。”

    “不过。”

    “儿臣同样有私心。”

    “儿臣初至楚地,并未想过做出这么大的动作,只是当时楚地贵族互相算计,给了儿臣这一劳永逸的空档,儿臣知道,那些举动严重违背了律法,但儿臣没办法拒绝。”

    “大争之世数百年,列国伐交频频。”

    “天下未得半分安宁。”

    “幸父皇一扫六合,一统八荒,让天下重归于一,但过去数百年的纷争,早已让各地互相仇视,领土上的一统,很难真的让黔首们获得认可,对于底层黔首而言,皇帝也不过是大一点的贵族罢了。”

    “他们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变化。”

    “顶多过去交租是给各国,现在一律交给大秦。”

    “也仅此而已。”

    “然大秦历代先王先君,还有父皇,要的并非是一个貌合神离的帝国,大秦要的是一个如臂使指的天下,要的是让万民臣服,要的是让天下永归太平。”

    “但就大秦现在的发展态势。”

    “儿臣不认为能成。”

    “固然父皇做出了很多创举,一举革新的天下官职,也大幅更新了天下各种规章制度,但大秦是一个庞大的帝国,庞大到朝廷根本没有办法将政令执行下去的这样一个帝国。”

    “政令无法彻底执行,定然会导致一个问题。”

    “权力被篡夺!!!”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大秦对天下并不能做到统一的治理,也必然会致使天下出现很多藏污纳垢之所。”

    “六地便是这样的场所!”

    “大秦自商君变法之后,体制便跟六国相反。”

    “大秦的新政,很多都出于商君变法,人都是有惰性的,想让人从容的接受一个新鲜事物从来都不容易,父皇意欲革新天下,但当初商君变法,同样是砍了上千老贵族的脑袋,这才最终成功。”

    “目下大秦远胜昔日秦国。”

    “想和平的完成过度,又谈何容易?”

    “变革注定要流血!”

    “而且......”

    “父皇其实应该看出来了。”

    “朝臣并非都是推崇大秦新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