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五百三十六章 有些人生出了不该有的想法!(第三更)

    暮色时分。

    苏胡跟马珪并行而走。

    此刻两人的脸色都有些不好看。

    自今日听说十公子将转道来朝歌之后,他们两人便成为了其他人怀疑的对象。

    虽这种怀疑没来由,但却让人颇感郁闷。

    马珪低声道:“苏兄,你对十公子的到来有何看法?”

    苏胡看了马珪一眼,澹澹道:“我能有什么看法?十公子这次没有回去复命,而是转道来朝歌,定然是察觉到朝歌生了事情,不然断不至冒这么大风险。”

    “然这与我无关。”

    闻言。

    马珪有些急了。

    急忙道:

    “这肯定也与我无关。”

    “我之前跟十公子就没有交集,阿翁跟十公子也没有过节,何以会在这时去搞事?再说了,十公子现在风头正盛,若是我们尚书司能为十公子助力,未必不能先得头筹,助力十公子坐上储君之位。”

    “我马珪就算再湖涂,也不可能在这时犯蠢啊。”

    “反倒是你。”

    “我若是没记错,你兄长在北方为将吧?”

    “而你兄长之前跟长公子走的很近,眼下长公子又在北原,其他人怀疑你是正常的。”

    苏胡脸色一黑。

    冷声道:

    “我苏胡行的端坐的正。”

    “尚书司若是真有事,决断跟我没有任何关系。”

    “再则。”

    “连你都知晓这些事,我岂会不知?我当初其实并未想过来尚书司,也不知是何人将我举荐进来的,进到尚书司后,我知道我的身份有些尴尬,因而从不敢生事,更不敢去做首鼠两端之事。”

    “何况我的身份这么尴尬,又岂敢去做这种事?”

    “我苏胡还没那么蠢!”

    苏胡满脸不悦。

    闻言。

    马珪深深的看了苏胡几眼,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他其实也并不认为是苏胡。

    苏胡在尚书司内太显眼了,基本上有事,很多人第一时间都会想到他,他没道理去做这种事,也根本没必要。

    但眼下尚书司内部明显出事了。

    不是苏胡,也不是他自己,那便只可能是蔡和、王伏等人了,但他们家世显赫,不至于去做这种事,若是这几人都不是,那便只可能是华要、杨喜、司马昌等关中氏族子弟了,但关中氏族跟秦落衡走的很近,没必要暗中使坏的。

    那究竟是何人?

    马珪迟疑道:“苏兄,你认为尚书司究竟是出了何事?”

    苏胡眼珠滴熘熘转着。

    迟疑道:

    “具体的不清楚。”

    “但事情一定不小,不然不会惊动十公子,上次十公子这么大做文章还是贬固的官职,而且就那种情况,十公子都没有亲至,这次的事态就可想而知了。”

    “只是若真的细想,或许还真有眉目。”

    “细说。”马珪道。

    苏胡警惕的看了看四周,凝声道:“我只是随口一说,你莫要放在心上,更莫要张扬出去。”

    马珪点头道:“这你放心,我马珪一向守口如瓶,不会外说的,而且这种事情一旦暴露,定会引来很多争论非议,我又岂敢拿自己的仕途去冒险?”

    苏胡微微额首。

    低声道:

    “其他的事姑且不谈。”

    “十公子这次在楚地大放异彩,不仅解决了楚地上百年积弊,更是让楚人认可了秦人的身份,也将楚地贵族几近一网打尽,更是赢得了楚地数百万民众之民心民意。”

    “这是何等高涨之名望?”

    “但为政上,不能只看一时,而当目光长远。”

    “十公子固然赢得了一时之名,但十公子在楚地很多事,都是独断专行的,并未上报朝廷,也没有遵循百官建议,此举定会引起朝堂民间极大沸扬。”

    “不过。”

    “民间定然是支持十公子的。”

    “毕竟十公子是实打实给地方黔首惠利。”

    “但十公子未经上书,也未得到陛下恩准,就擅自废除新田令,擅自颁行新令,还擅自颁布新军规,无疑是在刀口舔血,一旦引起陛下不满,反倒会深受其害。”

    “短时来看,十公子是获益的,但放长来看,未必有利。”

    “因为十公子此举是在威胁陛下,即裹挟民意,逼迫朝廷承认十公子的所作所为,或许朝廷明面会嘉奖,但实际就不好说了,若是陛下对此无异议,那是最好不过,若是陛下不满......”

    “十公子恐就危险了。”

    “陛下是何看法,我们难以揣测。”

    “但十公子显然不能赌。”

    “一旦赌输,就是满盘皆输,到时不仅自己会被冷落,还会彻底被陛下闲置,莫说坐上储君之位,就连出宫恐都会是奢望。”

    “所以十公子需另外的东西来讨好陛下。”

    闻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