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四百六十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求订阅)

    李左车道:

    “我对南海战事了解不多。”

    “少数知道的,也都是郭长吏告知。”

    “但从我已知的情况而言,公子是既想照顾到关中民众,也想惠及楚地民众,进而让天下局势始终处于一个相对安定的状态。”

    “公子的想法很好。”

    “一些决定也十分有见的。”

    “但公子忽略到了很关键的一点。”

    “已在南海的士卒!”

    闻言。

    秦落衡脸色微变。

    他已知道李左车想说什么了。

    他的确漏算了。

    秦落衡面色微沉。

    点头道:

    “你说的没错,我的确疏忽了。”

    “南海战事,我也不免受到朝堂的影响,只注意到了朝堂上的争论,却是忘了最紧要的部分,就是二十万驻守在南海的士卒。”

    “我的建议的确能惠及这次征发的士卒,却是遗漏了已在南海的士卒。”

    李左车道:

    “的确如此。”

    “若是南海策略未变,一切其实并无问题,然随着公子进言,这些都随之改变。”

    “孔子曾说过:‘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眼下朝廷的种种所为却是患了不均,新征发的士卒普遍受利,而原先的士卒却没得到补偿奖赏,这何以能安抚下这些士卒?”

    “心有不公,军心何以能定?”

    秦落衡面色一变。

    开口道:“你既看出其利害,敢问有何高见?”

    李左车沉吟片刻。

    澹澹道:

    “想解决此事......”

    “说难不难,说易也难!”

    “驻守的士卒远赴南海已有四五年之久,他们背井离乡,在边苦之地驻守,虽大秦或给与了不少厚待,但其实依旧很难安抚士卒之心,这些士卒所求,其实很简单,公子也一定清楚。”

    闻言。

    秦落衡沉默了。

    他又如何不知李左车在说什么。

    对于离乡游子而言,还有什么比归家更值得?

    但......

    那非是千人,也非是万人。

    而是二十万!

    !

    若是朝廷同意让这二十万人归家,这对南海的局势影响太大了,而且大军整合本就需要时间,若是楚地发生动乱,恐会直接酿成大祸。

    这二十万大军,不仅是在威慑岭南,更是在镇压楚地。

    这也是朝廷始终不敢放大军归来的原因。

    秦落衡说道:“南海原本的策略是,大举迁移中原人口入南海,生发文明,融合族群,凝聚根基,进而在南海推行有效法治,从而让南海彻底归于华夏。”

    “然二此举却是要民户举族举家迁徙,牛羊车马财货滚滚滔滔,但想到达岭南,还是要翻过万水千山,当年正精壮的士卒尚且难以适应,何况那些老弱妇孺?”

    “而且......”

    “这是要让这数十万人直接老死异乡!”

    “华夏自古以来,便推崇落叶归根,此举于天道不符。”

    “我也不想这样。”

    “你若建议迁徙人口,大可不用说了。”

    “我不会同意。”

    李左车道:

    “公子此时岂能妇人之仁?”

    “大秦想要占据南海,就必须在南海推行有效治理,而行法之要,必须要以大军驻扎为根本,山重水复之海疆,大军若要长期驻扎,又得以安身立命为根本,那边只有一个法子。”

    “便是成军人口南下。”

    “自古以来,男子有女便是家,没有女子,万事无根也!”

    “我并不主张举家迁徙,而是想以增兵之名,对军中家卷进行放宽,让女子随同南下,进而安抚已在南海数年的士卒,若是再不安抚住南海的士卒,南海恐根本就用不到楚地生乱,自己就会乱起来。”

    “那可是四十万大军!

    !”

    秦落衡摇摇头。

    沉声道:

    “用女人安抚士卒,我做不到。”

    “也绝不会这么做。”

    “我知道你是好心,也知道你是为大秦着想,但你想过没有,大秦这些士卒他们是否愿意?他们的家卷又可会同意?背井离乡去到一个陌生环境,稍有不慎,便可能殒命,若一家老小尽数死在南海,他们难不会对大秦生出怨恨?”

    “但有风云动荡,南海封闭扬粤新道,南海恐就将自立于天下了。”

    “大秦为南海付出这么多心血,岂能再因小失大?”

    “数十万老秦军民长驻南海三郡,时日一长,老秦人便成了南海人,战国百余年,老秦人流了多少血,天下人流了多少血,天下好不容易在老秦人的手中实现兵戈止息,大秦就是这般对待老秦人?”

    秦落衡看向李左车。

    澹澹道:

    “不谋一时者,不足谋万世;不谋一域者,不足谋全局。”

    “你只看到一时得失,却是没看到,民心丧失,你的想法,固然能安抚一时,却是会让南海的老秦人跟大秦离心离德,天下一经有变,这二十万大军就不会北上中原靖乱了。”

    “而南海叛乱便也就注定了!”

    “诚然。”

    “有了这段缓和时间,我能够做更多的事。”

    “也可以对他们后续加以弥补。”

    “但无论是为国家计,还是为华夏计,那都不是良策。”

    “大秦治下绝不容许任何分裂存在。”

    四下安静。

    秦落衡漠然道:

    “南海军士,我会考虑。”

    “你们只需做好自己分内之事。”

    “至于李左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