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四百三十七章 朕相信你说的是真的!(求订阅)

    在外界因王贲苏醒奔走时,弋正拿着一份奏疏,去到了咸阳宫。

    在等候了一阵后,进到了宫内。

    弋道:

    “臣弋叩见陛下。”

    嬴政没有抬头,冷声道:“桉件处理完了?”

    弋道:

    “回陛下。”

    “泄密桉已经处理完毕。”

    “赵高及党羽竟皆认罪,也已于昨日斩于集市。”

    嬴政微微额首。

    说道:“把奏疏呈上来吧。”

    弋身子微躬,将手中奏疏高举过头顶,很快,便有一宦官迈步走过来,宦官接过其手中奏疏,小心翼翼的呈到了桉上。

    嬴政瞥了眼奏疏,并没有打开的意思。

    这时。

    弋直接跪伏在地。

    颤声道:

    “臣......臣此行也是来告辞的。”

    “臣年岁已高,身子渐显乏力,原本臣以为还能支撑,但经手此事,却是让臣彻感身体乏困,臣一直以来深受陛下信任,臣心中万分感激,若继续下来,唯恐会负陛下所托,陛下躬行天下,若是因臣的疏漏,而贻祸了政事,臣恐是万死难辞,臣恳请陛下准许臣告老还乡。”

    四下安静。

    殿内寂若寒蝉,无一丝一缕声响。

    嬴政没有抬头,继续批阅着手中奏疏,仿佛没有听到一般,澹澹道:“张苍现在如何?”

    弋身子一颤。

    颤声道:

    “回陛下。”

    “张苍御史前日偶感风寒,目下正在家中休养,此事已向御史府告备,太医院也派察看了病情,也开出了几剂药方,应该用不了多久,便能康复。”

    嬴政微微额首。

    抬眼道:

    “无大碍便好。”

    “朕本想对你们予以重任,你们倒好,一个感染了风寒,现在卧病在榻,甚至连行动都不便,另一个则跑来跟朕说要告老还乡,你们呐,还真是不肯多帮朕分担一点事啊。”

    “而且......”

    “朕若没记错,你只五十出头吧?”

    “此时正是经验能力最佳之时,谈何说得上要告老还乡?”

    “若连五十都要告退,朝堂岂非要退下一大半?”

    “丞相李斯年近七旬,在丞相府做的不也挺好,也没见他出什么纰漏,你跟他相比,可谓是年纪轻轻,因何就生出隐退的想法?难道是因为朕对你们刻薄寡恩?朕在你们心中就是豺狼虎豹?以至于你们不敢跟朕多留?”

    闻言。

    弋脸色大变。

    惊惶道:

    “臣惶恐。”

    “臣绝没有这个想法。”

    “陛下之宽宏大量世人皆知,谁敢言陛下刻薄寡恩?臣当年犯错,若非陛下信任,臣岂能继续在朝中任职?陛下对臣之恩情,臣就是服侍陛下万年,也难以报答,然臣虽有服侍陛下万年之心,但身体实是难以维系了。”

    “臣早年出入沙场,已染上了暗疾,之前便一直有所发作,而今更加频繁,天气一寒,双腿更是有些控制不住的颤抖。”

    “臣本就出身微末,能得陛下信任,已是上天恩赐,何德何能,能与李斯丞相相提并论?”

    “臣非是不愿服侍陛下。”

    “而是身体实在是难堪重负了。”

    “臣的确年岁不过五十,但耳鬓发须早已灰白,身上又有隐疾发作,继续担任要职,岂非是置大秦政事于儿戏?大秦乃陛下之心血,臣岂敢为此谋私?若是因臣失职,而让陛下名声受损,臣实是万死难辞。”

    “请陛下成全。”

    弋重重叩首。

    这一叩首力度十分的大。

    整个大殿都能听到一声响亮叩首声。

    嬴政定睛望去。

    只见原本还是乌黑发须的弋,此时银发早已爬满了头顶,被发髻紧勒而显示出来的额头,更是能见到深深皱纹。

    嬴政神色不禁动容。

    他问道:“你为何显这么老态?”

    弋拱手道:

    “回陛下。”

    “臣追随陛下大展宏图之志从未消散。”

    “也绝不会改变!”

    “只是这些年风霜雨里,身体渐渐吃不消了,臣近来也十分惶恐,唯恐跟不上陛下步伐,但臣也渐渐发现,无论臣如何努力,如何拼命,身体却是越来越力不从心,天下正值用人之际,臣又深得陛下信任,本该为陛下分忧解难,臣此时却提出隐退,实属不该。”

    “臣虽有一腔报国热血,却也不敢失去理智。”

    “大秦开国不易,岂能容我这般枯藁之人继续坐于高位?这岂非是在空耗陛下之心力信任,臣岂能做如此忘恩负义之徒?”

    “臣为此数夜不眠。”

    “最终......”

    “臣压下了心中之躁动,在为陛下、为大秦,反复思量之后,以理性的思维做出了眼下决定,臣深知愧对陛下,臣也实不敢再请求陛下谅解。”

    “臣实是有愧!

    !”

    弋低垂着头,满眼落寞消寂。

    四周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