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七九零章 准备(今天一更)


    针对需要演讲的题目,沈光林会先列出一个提纲来,其他人再根据提纲一点一点的填充里面需要的内容和知识。

    这就跟后世的网文工作室的工作流程是一样的,先找到一个比较火的故事做模板,然后组织人写大纲,写细纲,然后开始组织人码字了。

    还好,这样的讲稿,听众们是不关心有没有文采的,毕竟这是科学论文,不是文学描写。

    相比较而言,工作室反而更难一些,因为他们是要薅读者羊毛的,要是写的不行,羊毛没那么容易薅。

    在沈光林的实验室,有一点比较好,那就是英语水平普遍都比较高。

    虽然华夏的外语教育,尤其是英文教育起步较晚。

    但既然是能考上京城大学的,也就刚恢复高考的那一两年存在英文不好的情况,再往后,英文不好是不可能进来的。

    高考就是一道墙,把综合素质不够的同学挡在墙外了,他们即使没有科研天赋,做一个工具人还是非常合格的,而且比大多数人都要好的多。

    从这个方面讲,他们即使不是天才,那也是人才。

    沈光林的团队要做三个专业的设计,确实有点不容易,沈光林也有些好东西没有拿出来,比如,引力波,比如,石墨烯。

    这些都是沈光林压箱底的宝贝,要往后放一放,等黔驴技穷的时候再拿出来续命。

    至于生物方面的选题,沈光林早就想好了,其实这是白血病研究的延续。

    比如,白细胞是做什么用的?

    大部分都知道,它是吞噬细菌、防御疾病的,沈光林的实验室就在这个方面做了延伸,那就是他们接着研究了“细胞自噬”的工作机理。

    这个方面话题可就多了,可以研究细胞自噬与细胞凋零的联系与不同;也可以专门研究细胞自噬发生的条件,产生的后果。

    2016年,生物或者医学诺贝将就颁发给了扶桑生物学家大隅良典(yoshinoriohsumi),他研究的工作内容就是细胞的自体吞噬。

    沈教授也不知道怎么了,平日里扶桑学者对他还是蛮尊敬的了,没想到沈教授偏偏只对扶桑的科学界薅羊毛。

    不过,沈光林的第一场讲座并没有打算讲述生物,而是根据往常的情绪继续准备讲物理。

    ------题外话------

    今天回武汉,特别困,明天希望多更一些吧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