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七七八章 博览会(2)

    这次直接到诺贝尔的总部过来,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真的不要觉得诺贝尔奖的评奖是根据科研成果来的,这就太天真了,不然,元素周期表的发明者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为什么没有获奖呀?

    整个评价的大环境就是如此,你不拜人家的庙,人家就不认为你是和尚。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个评奖是绝对公平的,人就是其中最大的不平公因素。

    就说国内,这些年所评的那些奖就真的公平吗?

    要知道,即使在国内,沈光林都没有获得几个有实力的奖呢,到现在为止,国家科技方面的最高奖根本就没考虑过他。

    沈光林确实是不稀罕,但是国家的那些评委呢?因此就不该发给他吗?

    对于诺贝尔,沈光林是相信自己能够获奖的。从最初的理想物理模型,到后面的纳米材料,高温超导材料,足球烯,量子通讯,靶向基因疗法,这都是诺贝尔级别的成果。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成果的价值正在进一步的显现和提高。

    越是有“用”的发现,获奖的几率就越大。

    像华夏合成的牛胰岛素,大家原本兴致勃勃的以为会中奖呢,其实并不会,因为它没“用”,糖尿病患者最终使用的,还是转基因方式获得的胰岛素,于人工合成无关。

    但是,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获奖呢?这是另一个问题。

    张爱玲都说过,成名要趁早。

    沈光林一直以为,张爱玲是上个时代的人物呢,等他穿越过来了才发现,这位女作家还活着呢,就在花旗国,才60多岁。

    沈光林去美国的时候还专门去看过这位女作家,真的是见面不如闻名,相见正如不见。

    在沈光林的幻想里,才女是穿着旗袍的林徽因,风华正茂的陆小曼,而不是那个被汉奸胡兰成玩坏而孤独终老的老太太。

    沈光林也算是年少成名的人物,他所缺少的,就是一块诺奖了,他所追求的,却不只是一块诺贝尔奖章。

    历史上不是没有人获得两枚诺贝尔奖牌,不多,也就四人而已。

    伟大如爱因斯坦,也就获得了一枚诺贝尔奖。

    而且,爱因斯坦是因为发现了光电效应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而他一生中最大的科研成果是什么?

    相对论。

    然而,爱因斯坦到死,也没有因为这个成果再次获奖,这找谁说理去。

    沈光林想明白了,以后,他的研究领域要覆盖所有的热点,我要把你们要走的路全给走了,让你们再想颁奖的时候想避都避不开我,难道你们还能忽视我?

    按说,沈光林已经不年轻了,他30岁了,即使在讲究资历的西方学术界,这个年龄也到了出成果的年龄了。

    要知道,李正道获得诺贝奖的时候,也只有30岁。

    而最年轻的诺奖获得者,劳伦斯·布拉格,他的获奖年龄只有25岁,成果是关于X射线衍射的布拉格定律。

    沈光林出道8年,是华夏京城大学沈光林实验室的负责人,就算在全世界范围来讲,沈光林实验室也是顶级实验室。

    他的成果涵盖多个方面,他的声望享誉全球。

    然而,到现在,他还没有获奖。

    当然,这话正说反说都可以。

    大家都认为他能获奖,但对于他什么时候能获奖,大家各有自己的看法。

    沈光林这次到斯德哥尔摩来,就是想让“他马上就可以获奖”的这种看法提前一点,迫切一点。

    沈光林要让他们以为,不给沈教授颁奖,不是沈教授的损失,是诺贝奖评奖委员会的损失,也是全世界的损失。

    而至于接下来该怎么办,沈光林心里也没有完整的预案。

    不过,在国内,关于沈光林博物馆的建设已经在进行了,场馆分两部分,分别是收藏馆和成果馆。

    现在,国内的沈光林实验室已经在收集沈教授历年来的科研成果了。

    要不,把它顺便翻译成瑞典语,先来个沈教授成果巡展?

    最终,沈光林给展览取了个名字,叫做:博览会